第一回 天一鐵盒(1 / 2)

四月份的天一閣【注釋1】給人的是陰雨綿綿,江南的梅雨總是這樣。章凡還是象往常梅雨季節一樣不時給那些天一閣書櫃中的古籍做做防潮防蛀處理,本來在這文物保護單位在別人眼裏已經是一口不折不扣的鐵飯碗了,可章凡對現在的身境還是隱隱不爽,畢竟是二十四歲的小夥子,在天一閣打一輩子的雜他總是不甘心。看著天一閣那黑色的柱子,再看看閣前那小池子,他越來越對這座被乾龍譽為藏書樓典範的天一閣感到厭煩。回頭一想,厭煩有什麼用還是在這裏混混這個現在為時不多的鐵飯碗吧!

地板還要用手一點點的洗刷,破地板跪在上麵吱吱喳喳的,shit!刷子往地板上一摔就準備去換水,這一摔人倒爽了,可這上百年的木質受不了這麼折騰,陷下去手掌大小的一個洞,這可把章凡急出一頭汗。天一閣整座建築可都是文物啊!怎麼辦?章凡手不自主的就去想要補救,不過這種有點黴變的地板越搞洞口越大,手整個陷下去突然摸到一個鐵盒。難不成這天一閣還有點其他秘密藏著被我發現?小心翼翼的拿出鐵盒,居然不是個鐵盒,是個銅製的盒子,周身居然還有點暖暖的感覺,沒想到我平凡的小職員居然還能發現文物中的文物!這下可要發財了!看看四周沒人,嘿嘿~天一閣就這樣不會有人閑著看你擦地板。

仔細觀察銅盒的周身上有一個神獸樣子的浮雕,幸好是在天一閣做著這麼長時間的工作,這個神獸還是認識的,這東西叫螭吻【注釋2】,是龍生的九子裏麵的老九是專門滅火消災的,這鐵盒在天一閣也不奇怪了,天一閣曆來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防止走水,本來其他地方的柱子都是朱紅色的,而天一閣的柱子就一定要漆成黑色的,也是取其玄武屬水之意,而藏書樓的名字天一閣也是取之《易經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可見水對於天一閣的重要性,大概天一閣的建造者在建造之初就專門放置點這種銅盒大概是風水之說中鎮壓火蛇之意吧,嗬嗬,混了這麼多年的天一閣還不是白混的。

馬上把盒子放在自己衣服裏麵,順便把書櫃移動一下擋住一下那個被我搞爛的地板洞。下班以後馬上撤!~

回到家章凡心裏坦特不安,一方麵想著麵前這個奇怪的盒子裏麵會是什麼現地板上的那個洞自己的鐵飯碗會不會不保,把弄了一會盒子還是決定找個鎖匠把盒子先給打開。

梅雨的月湖微風吹在臉上都是陰冷陰冷的,章凡緊了緊手上的編織袋,咬咬嘴唇還是向一個鎖攤走去。‘師傅,這盒子能開嗎?‘‘什麼盒子?先拿過來看一下‘鎖匠師傅六十來歲頭上架著眼鏡,顯得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接過盒子左看右看,頭帶專業小探燈在鑰匙孔裏看來看去,這動作居然持續了十幾分鍾,章凡在旁邊看的是冷汗直,倒不是怕打不開而是怕鎖匠說他盒子來路不明,報公安叔叔可不是什麼好事。‘師傅,怎麼樣?能開不?‘鎖匠緩緩抬起頭,扶了扶眼鏡,道:‘這盒子上的暗鎖挺普通,給我十分鍾就能打開,不過這東西年頭久了我怕搞不好裏麵的鎖柱會斷,到時候這盒子價值可要大減的哦!‘這話可把章凡給難住了。本來還想借這盒子發點小財的,可對於這盒子裏的東西章凡的好奇心還是非常大的,想了一下最終好奇心占了上峰。‘開!‘一聲令下說時遲那時快,‘哢~!‘鎖開了。章凡付了那高額的開鎖費後,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就準備開盒,開盒前還特地把手洗了洗,‘哈哈,我小子準備轉運咯!‘

打開盒子映入眼簾的是一麵黑油油的圓鏡,鏡子摸起來冰冰的,也不知道用什麼鑄的,鏡子背麵則是一圈什麼怪獸的圖案,也不知道這鏡子是什麼年代的,不過按常識來判斷應該是明代以前的東西了,除了鏡子盒中還有一塊鐵板,鐵板上凹凹凸凸的鑄著一些雕像一類的,打開燈光仔細一看居然是一副地圖!

【注釋1】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天一閣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範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後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誌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範欽的八世孫範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於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