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滅趙篇 第2777章 背黑鍋(1 / 2)

趙慶泰聽說長平戰敗,二十萬趙軍全軍覆沒,踉蹌著,差點一頭從龍椅上栽下去。

這二十萬趙軍是趙國的主力,大多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二十萬人,整整二十萬人,一仗打下來,就回來了幾百個娃娃,這無異於雷霆一擊,擊傷了趙國的元氣。

晚上,邯鄲城裏一片嚎哭之聲,人們都來到街上,為陣亡的親人燒些紙錢,整個邯鄲城,整個趙國,都籠罩在悲傷的氛圍裏。

悲傷過後是憤怒,這憤怒既有對秦國的憤怒,又有對趙國內部的憤怒。人們都在問,戰無不勝的趙軍怎麼會敗得這麼慘,誰該來為這場慘敗負責?

趙軍慘敗是多方麵因素造成的,如果非要找一個責任最大的人,這個罪魁禍首應該就是趙慶泰。

但是,趙慶泰是王,王是至高無上的,經過多年的神話宣傳,王已經成了神一樣的人物,成了國家的象征。王就是國,國就是王,愛國就得愛王。

這樣的王是不能犯錯的,長平戰敗的鍋得由下麵的臣子來背。

誰來背這個鍋?

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趙懷畏了,因為他是二十萬趙軍的主將。

趙懷畏為國盡忠,力戰而死,還要弄這麼大的一口黑鍋讓他來背,趙慶泰也覺得有些過分,可是,沒有辦法,老百姓的怒氣需要一個宣泄的對象。

趙慶泰悄悄地乘車來到了趙懷畏的家裏,趙懷畏的父親趙無罪本來就重病在床,聽說趙懷畏戰死,二十萬趙軍全軍覆沒之後,趙無罪急火攻心,加重了病情,很快就去世了。

趙慶泰來到趙家,趙家正在操辦喪事,趙無罪、趙懷畏父子的棺槨停在了廳堂裏。趙懷畏的遺體火化了,家人把他身前的衣物裝進了棺槨裏,準備為他立一個衣冠塚。

聽說王上駕到,趙懷畏的母親在兒媳婦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出來見趙慶泰。

“老身見過王上,”趙母要跪在地上向趙慶泰行禮。

趙慶泰攙扶住趙母,說道:“老人家,免禮,免禮。”

兒子、丈夫相繼去世,趙母終日以淚洗麵,一雙眼睛都要哭瞎了。

趙慶泰看著趙母這副樣子,心裏一酸,說道:“老人家難為你了,兩位將軍的葬禮,一切費用皆有寡人承擔。”

趙母既驚訝又悲痛,說道:“王上,懷畏他喪師辱國......”

趙母哽咽著,說不下去了,趙慶泰攙扶著趙母,說道:“老人家,咱們到屋裏說話。”

趙慶泰和趙母進了屋子,侍衛們在門外守著,趙懷畏的妻子扶著趙母坐了下來。

趙慶泰說道:“老人家,這次長平兵敗,二十萬忠魂為國犧牲,老百姓很憤怒,這個兵敗的責任需要有人來承擔。”

趙母瞪大了眼睛,抬起頭,看著趙慶泰。

趙慶泰說道:“寡人知道懷畏盡力了,他沒有錯,相反,他還是我趙國的英雄。但是,為大局考慮,需要懷畏再做出一些犧牲。”

趙母說道:“懷畏已經戰死了,王上還要他怎麼犧牲。”

趙慶泰看著趙母,說道:“寡人想要懷畏犧牲自己的名聲,承擔這長平戰敗的罪責,這樣才能平息民怨。”

趙懷畏的妻子淚眼朦朧,忍不住說道:“王上,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懷畏為國戰死,王上怎麼忍心再汙損他的名聲?”

趙慶泰身邊的侍臣聲色俱厲,衝著趙懷畏的妻子叫了一聲:“大膽!”

趙慶泰擺手止住了侍臣,說道:“寡人知道,懷畏不僅無罪,而且還有功,可是,長平戰敗,民怨沸騰,總得想個辦法平息吧?希望老夫人和少夫人能以大局為重。”

趙母說道:“王上,無罪和懷畏他們父子一輩子為國盡忠,如今他們都死了,難道王上還要殺了我們這些孤兒寡母嗎?滅了我們趙家滿門嗎?”

長平兵敗這可是大罪,如果趙懷畏承擔了這個罪名,趙家上上下下都要受到株連。

趙慶泰說道:“老人家,寡人想好了,這罪名讓懷畏去承擔,然後寡人再告訴國人,當初寡人要任命懷畏為主將的時候,您是不同意的,是我非要任命懷畏。您特意向寡人提出了要求,說懷畏要是兵敗,不能追究你們家屬的責任。”

趙母那一雙渾濁的眼睛哭得通紅,不說一句話,就那麼靜靜地看著趙慶泰。

趙慶泰被趙母看得渾身不自在,躲避著趙母的目光。

丞相李兌跟隨趙慶泰一同前來,李兌在旁邊說道:“老人家,你們趙家世代忠良,現在需要你們為王上分謗,你們要體諒王上的苦衷,王上會暗中給你們一筆撫恤金,夠你們一家人衣食無憂地生活。王恩浩蕩,你們可要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