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炯逃出天魔堡,躲進了少梁城,剛鬆一口氣,聖旨就傳了過來。魏國某處有農民起義,魏亮之命令呼延炯立刻率軍去鎮壓。
呼延炯立刻率領兩萬精兵前往起義地點,沒費什麼力氣,就把農民軍鎮壓下去了。
呼延炯十幾歲就從軍打仗,秦軍、齊軍、韓軍、趙軍、中山軍這些強硬對手,呼延炯都和他們過過招,小小的農民軍豈能經得住他的雷霆重擊?
呼延炯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農民起義,去大梁向魏亮之複命。魏亮之命令上大夫犀首率領百官,出城迎接呼延炯。
魏亮之誅殺李苦之後,廢除了丞相的職位,把丞相的權力分割成了五份,由五個上大夫接管。這五個上大夫之中,為首的就是犀首。
犀首和文武百官在城外的寒風中等了半天,呼延炯總算是姍姍來遲,率領官兵們走了過來。
犀首帶著文武百官上前向呼延炯行禮,說道:“大將軍辛苦了。”
犀首和呼延炯是平級的,犀首向呼延炯行禮,呼延炯應該立刻下馬,向犀首還禮。但是,呼延炯沒有下馬,也沒有還禮,牛氣哄哄地坐在馬背上,朝犀首微微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
犀首很是氣憤,但是,並沒有發作,強壓著怒火,說道:“請大將軍入城。”
呼延炯耀武揚威,率領護衛們進入了大梁城,兩萬精兵駐紮在城外。
魏亮之在王宮裏擺下了慶功宴,呼延炯徑直來到了王宮,參見魏亮之,大馬金刀地坐在了椅子上,準備吃肉喝酒,那副粗俗的模樣,完全沒有人臣之禮。
呼延炯的姐夫當年是個江洋大盜,後來投奔魏亮之,成為了魏亮之麾下的一員悍將。呼延炯深受姐夫的影響,從小就立誌,長大之後要像姐夫那樣,做一個征戰殺伐的大將軍。
材料放對了地方才能發揮出價值,放錯了地方就隻能淪為垃圾。像呼延炯姐夫這樣的人,生在和平年月,就是個千刀萬剮的惡賊,生在戰爭年代,就成了萬人敬仰的大英雄。
呼延炯的姐夫南征北戰,為魏亮之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魏亮之剛剛成為魏家家主之後,還沒等大殺功臣,呼延炯的姐夫就病死了,算是英年早逝。
魏亮之很是悲痛,親自前去祭奠,大哭一場。
為了告慰呼延炯姐夫的在天之靈,魏亮之對他的家人很是照顧,呼延炯沾了姐夫的光,受到了魏亮之的提拔,經曆過幾次戰爭的洗禮之後,迅速成長,成為了魏軍的中流砥柱。
呼延炯的躥升速度很快,猶如一個一夜暴富的賭徒,有些得意忘形,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再加上他沒讀過什麼書,也不懂得什麼禮儀,在魏亮之的麵前也頗為放肆。
呼延炯喝點酒經常對別人說,王上的江山有一半是我姐夫打下來的,我姐夫為王上打下了半壁江山,我為王上守住了整座江山。
以前呀,我姐夫經常和王上在一起喝酒,那時候王上還沒當王呢,我姐夫就管王上叫大哥。我姐夫和王上喝酒的時候,我還在旁邊倒過酒呢。
有一次,王上和我姐夫喝得酩酊大醉,哇哇直吐,還是我把王上攙了出去。
隻要有我呼延炯在,什麼中山國、秦國、齊國、趙國,統統都他媽的給我老實點,誰敢在我麵前囂張,我滅了它!
呼延炯這些狂話說了很多,魏亮之又最喜歡監視大臣,很多狂話就傳進了魏亮之的耳朵裏,魏亮之隱忍不發。
這次,魏亮之在王宮裏擺下了慶功宴,呼延炯三杯酒下肚,又開始狂妄起來,大呼小叫,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
一個宮女過來給呼延炯倒酒,呼延炯正揮舞著雙手,對著旁邊的大臣們吹牛,不小心就碰到了酒杯,酒杯倒了,酒水灑到了呼延炯的身上。
“大將軍,對不起,對不起,”倒酒的宮女很是惶恐,連連向呼延炯賠罪道歉。
呼延炯勃然大怒,揪住了宮女的頭發,攥著拳頭就朝宮女打過去,一拳兩拳三拳......打得那宮女是鮮血飛濺,旁邊的大臣們上前勸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勸住了呼延炯,那個宮女已經被打了一個半死,由兩個小太監拖了下去。
魏亮之在一旁冷冷地看著,一言不發,臉色卻陰沉得如同鍋底一般。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魏亮之拄著一根拐杖,在雲奇和宮女們的簇擁下,朝呼延炯走了過去。呼延炯喝得麵紅耳赤,正叫嚷著和旁邊的一個軍官劃拳喝酒。
旁邊那軍官見魏亮之走了過來,誠惶誠恐,立刻站了起來,這時,呼延炯才發現魏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