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亮之猛地拍了一下龍椅扶手,眾官員都嚇得心驚肉跳。
魏亮之說道:“這麼大的事,你們竟然敢欺瞞寡人,來人呐,把大司農拿下,打入天牢!”
幾個金甲武士邁步進了大殿,把大司農拖拽下去,大司農掙紮著,烏紗帽掉在了地上,披頭散發,官服也扯破了,慘叫著:“王上饒命,王上饒命!......”
魏亮之雷霆大怒,下令把各個府縣的地方官,正副官員全都抓起來,正官斬首,副官流放。一夜之間,魏國的這些正副市長、正副縣長全都被抓進了大牢,轟動魏國的“空印案”就此展開。
一次性抓起來這麼多官員,魏國官場震動,大臣們聚在一起商議,為那些地方官說情。在魏亮之的麵前,最有麵子的大臣就是李苦了,眾人請求李苦出麵勸諫魏亮之。
李苦覺得這是個賣人情的好機會,便去勸諫魏亮之。進了王宮,來到宮殿,李苦看見魏亮之怒氣衝衝地坐在那裏。
李苦剛跪下行禮,魏亮之就說道:“你來有什麼事?”
李苦說道:“王上,臣想請您以龍體為重,暫息雷霆之怒。”
魏亮之說道:“你是來為那些地方官說情的吧?”
李苦說道:“王上,那些地方官使用空印是不對,但是,罪不至死......”
魏亮之勃然大怒,打斷了李苦的話,說道:“欺君之罪還不該死嗎?!”
李苦說道:“王上,這使用空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我魏國獨有的事情,晉國的時候,地方官到中央對賬就使用空印......”
魏亮之抓起一隻茶杯,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茶杯碎片飛濺,有一塊崩到了李苦的臉上,把李苦的臉崩出了一道血痕。
魏亮之說道:“李苦,你是丞相,就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其它的事還輪不到你來管!”
李苦知道,魏亮之心理扭曲,無法正常與之溝通,他這個樣子,李苦要是再說下去,不管說什麼都是自討苦吃。
李苦朝魏亮之磕頭行禮,說道:“臣告退。”
魏亮之氣呼呼地坐在那裏,沒有理會李苦,李苦彎著腰,慢慢地退了出去。
李苦回到了家裏,閉門稱病,不見任何客人。官員們都聚在李苦的相府門口,等著消息,聽了李苦這話,眾官員是暗自叫苦,連李苦都救不了這些地方官,看來這些地方官是凶多吉少了。
空印案在整個魏國鬧得沸沸揚揚,有那正直的、不畏強暴的官員、士子站出來,勸說魏亮之,不要濫殺無辜。
這些官員、士子勸說魏亮之的理由是,第一,地方官派人到中央對賬,攜帶空印紙,這是古已有之的事情,魏亮之並沒有明文禁止。
你沒說做這種事是犯法行為,現在,有人做了這種事,你就要殺人家的頭,這事講到爪哇國去,也是你沒理吧?
第二,官員、士子們說,空印紙雖然蓋著官印,但是,人們拿著這紙也做不了危害太大的事,頂多就是占國家一點小便宜。
第三,很多地方官都是一心為民的清官廉吏,在老百姓當中口碑極好,因為這點事殺了他們,實在是太冤枉了。而且,這些人都是人才,人才難得,不可濫殺。
官員、士子們覺得自己說的很有道理,就是鄉下老農也聽得懂。但是,魏亮之卻把他們的奏折撇到一邊,依舊要興大獄,卷起一場血雨腥風,殺了正官、流放副官。
官員、士子們百思不得其解,王上是個渾人,聽不懂這些道理?不會吧,在很多事情上,王上都明白得很,怎麼偏偏就在這件事上犯糊塗?
官員、士子們猜來猜去,也猜不出魏亮之的心思。
魏亮之要嚴懲那些地方官,不是為了空印,一張空印紙還遠遠沒到威脅江山社稷的地步。魏亮之所以要殺人,是因為地方官瞞著他,沒把這空印一事告訴他。
魏亮之要乾綱獨斷,做四海之內第一獨裁者,他要把這國家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毛孔都置於自己的掌握之中,容不得官員們對他有絲毫的欺瞞。
嚴懲這些地方官是殺雞儆猴,讓其他官員都知道知道,以後事無巨細都要向自己彙報。
至於殺了這些官員出現空缺、少了人才,魏亮之一點也不在乎,這魏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的人。
魏亮之乾綱獨斷,不要人才,隻要奴才,這些人才不僅不該留,還應該多殺一些,奴才動搖不了江山社稷,人才才是威脅江山社稷的不安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