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升現在想的是盡快率軍攻破新鄭,奪得滅韓之戰的首功,如果在平陽激起民變,拖住了後腿,黃景升的計劃可就全都泡湯了。
石正峰見黃景升神情有所緩和,便扭頭對欒衛忠說道:“欒太守,你也要體諒黃將軍,前線打仗需要軍糧,隻能委屈一下平陽百姓了。以後戰爭平定,我會上奏秦王,讓秦王撫恤平陽百姓。”
欒衛忠也知道黃景升是個硬茬子,把他逼急了,事情隻會更糟,便歎了一口氣,說道:“好吧,半個月之內我上交八百車糧食。”
“半個月之內交不上八百車糧食,我就帶著將士們親自去征糧!”黃景升惡狠狠地瞪了欒衛忠一眼,拂袖而去。
八百車糧食不是個小數目,為了能夠如期上交,欒衛忠親自帶著手下的捕快,去鄉下征糧。
韓國的賦稅很重,老百姓常年在溫飽線上掙紮,如今,交了韓國的賦稅,又要交秦國的軍糧,老百姓一聽這消息就炸了,什麼意思,拿咱們當韭菜呢,割了一茬又一茬?
老百姓的抵觸情緒很嚴重,操起了農具,拒不交糧。欒衛忠讓捕快們苦口婆心,向老百姓解釋,如果不交糧,秦軍就會親自來征糧,到時候燒殺掠搶,後果不堪設想。
老百姓根本不聽這些解釋,這點糧食,我一家老小還不夠吃的呢,你就是說破了大天,我也不交糧。
老百姓不僅不交糧,還對欒衛忠破口大罵,把欒衛忠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個遍,罵得欒衛忠狗血淋頭。
捕快們都覺得欒衛忠委屈,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黃景升那邊,欒衛忠為老百姓爭取減去二百車糧食,黃景升對欒衛忠恨得咬牙切齒,老百姓這邊,絲毫不領情,還罵欒衛忠是賣國賊,是不要臉的狗腿子,幫著敵人迫害同胞。
自從當上了平陽太守之後,欒衛忠就日漸消瘦,人憔悴了,頭發也白了。
身邊那些捕快以前都是欒衛忠身邊的親兵,追隨欒衛忠多年,見到欒衛忠這副樣子,心痛不已。
眾人勸說欒衛忠,何必活得這麼辛苦,一不做二不休,現在既然已經投降了秦國,背上了洗刷不掉的“賣國賊”之名,就一條道走到黑,黃景升要一千車糧食,就給他征一千車糧食,征多少車糧食,也餓不著自己家的人。
欒衛忠說道:“雖然我是賣國賊,但是我也要講良心,看著平陽百姓往火坑裏掉,我得拉一把。”
捕快說道:“大人,您為那些老百姓著想,可是,那些老百姓是怎麼對待您的?他們把您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您就應該讓秦軍親自來征糧,那樣的話,他們就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了。”
欒衛忠說道:“你這是意氣用事,我們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考慮,一家人就那麼點口糧,我們要奪去一半,妻兒老小因此餓肚子,他們怎麼能不恨我們,我要是老百姓,我也恨呀。”
捕快說道:“可是咱們向他們解釋了,他們一丁點人情道理都不懂,還對他們客氣什麼?”
捕快們紛紛說道:“是啊,大人,您溫文爾雅,別說半個月了,就是半年您也征不上八百車糧食。老百姓看著可憐,其實他們比誰都壞,最是欺軟怕硬。大人,您就以霹靂手段,顯慈悲心腸,強征吧。”
欒衛忠沒有辦法,隻好聽從捕快們的建議,下令強征。
老百姓之所以敢不交糧,瞪著眼睛和欒衛忠叫板,就是因為他們看出來欒衛忠沒實力。
欒衛忠剛剛投降秦國,秦國對他還是戒備心很重的,他手下沒有官兵,隻有二百多個捕快,這二百多個捕快隻有五十多個人佩了刀,其餘的人都拿著木棍。
老百姓心想,就你們這點人,這點破裝備,老子掄起糞叉子就能把你們打個跟頭。
老百姓仗著人多勢眾,與捕快們對打,捕快勢單力薄,不僅沒有強征上糧食,還沒老百姓打得落荒而逃,老百姓洋洋得意,這些年來一直被官府壓著,如今終於揚眉吐氣了。
欒衛忠沒有辦法,向石正峰求援,石正峰向黃景升借了一隊騎兵。欒衛忠、石正峰率領這一隊秦軍騎兵,殺氣騰騰,來到了鄉下。
老百姓見到了秦軍騎兵,立刻就蔫了。
欒衛忠征八百車糧食,老百姓雖然會挨餓,但是還不會餓死。如果與秦軍騎兵對抗,立刻就要死於鋼刀馬蹄之下。
老百姓看著愚昧,其實心裏都精明著呢,他們打不過秦軍騎兵,便低眉順眼,乖乖地交出了糧食,隻是在心裏,他們已經對欒衛忠恨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恨不得吃欒衛忠的肉、喝欒衛忠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