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滅韓篇 第2212章 袁府的湖邊宴會(1 / 2)

袁百壽說道:“諸位可不要小瞧了張儀,張儀有經天緯地之才,前些日子寫了一篇策論,我看過之後,那是拍案叫絕,真沒想到我楚國還有此等人才。”

一個達官貴人瞟著張儀,問道:“你姓張,祖上是何人,在我楚國身居何職呀?”

張儀麵帶微笑,說道:“在下是魏國人,祖上曾經擔任過一些小官吏。”

另一個達官貴人說道:“哦,這麼說你就是平民出身嘍?”

“正是,”張儀的臉上還帶著禮貌性的微笑。

聽說張儀是平民出身,在座的達官貴人們都不禁露出了輕蔑的神情。

袁百壽說道:“諸位,張儀令人讚歎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的才學。”

一個達官貴人不以為然,嘀咕道:“一個平民能有什麼才學?”

袁百壽說道:“老夫把張儀寫的策論就帶在身上,我給你們念一念,你們聽一聽,看看張儀的才學如何。”

袁百壽從袖子裏抽出了一張紙,展開,聲情並茂地讀了起來,張儀在旁邊揚著頭,一臉驕傲地聽著。

張儀的策論主要是說,楚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製度落後,經濟停滯,社會矛盾重重,隻能算得上是一個大國,算不上是一個強國,楚國要想變成強國,與秦國抗衡,必須要學習秦國,進行深入、徹底的變法改革。如果楚國肯改革,數年之後必定煥然一新,稱霸天下。

張儀還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簡明扼要,切中要害。

袁百壽很是興奮,讀完了張儀的策論,說道:“怎麼樣,張儀這篇策論寫得振聾發聵吧?”

那些達官貴人都是依靠祖宗的福蔭,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沒有什麼本事。為了能讓他們的優越生活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他們很是團結,堅守等級觀念,始終蔑視平民。

如果張儀這篇策論是某個貴族寫的,這些達官貴人早就叫好喝彩了,能用盡一切讚美之詞還讚美這篇策論。但是,這篇策論是張儀這個平民寫的,達官貴人們就覺得怎麼聽怎麼不順耳。

“一個平民懂得什麼國家大事,不過是自己在那意淫罷了。”

“一個平民最好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說這些話,全都是假大空,根本就沒有實際意義。”

“嗨,現在這世道,無論什麼出身的人都能對國政說三道四,王上也不管一管。”

“對,如果任由這樣的風氣蔓延下去,長此以往,那些賤民都不安守本分,國家豈不是要亂了。”......

就算張儀城府再深、修養再好,聽了這些達官貴人的話,也不免怒火中燒。最後,還是袁百壽替張儀解圍,收起了那篇策論,說道:“咱們不說這些了,來,喝酒。”

眾人舉杯喝酒,張儀臉色難看,沒有動,袁百壽向張儀使了一個眼色,張儀這才不情願地舉起了酒杯,與那些達官貴人喝了一杯酒。

袁百壽放下酒杯,拿起了筷子,說道:“大家嚐一嚐這熊掌、鹿羹,還有這蒸魚,熊掌是燕國的熊掌,鹿是魏國的麋鹿,魚是吳越的鱸魚,味道鮮美至極呀。”

這些達官貴人對國家大事不在行,對飲食卻是精通得很,指著滿桌的美味佳肴,點評起來。

袁百壽覺得張儀坐在那裏一言不發,有些尷尬,便說道:“張儀,你不是會講笑話嗎,你給大家講點笑話,活躍一下氣氛。”

張儀笑了一下,說道:“好,我就給大家講個段子,從前,有兩個達官貴人不小心掉進了河裏,岸邊正好有一個平民路過,兩個達官貴人就招呼平民,快來救我,快來救我。兩個達官貴人為了讓平民先救自己,在河裏扭打起來。

“那平民停了下來,撿起一塊石頭。看著兩個達官貴人沒說話,一個達官貴人指著另一個達官貴人,衝著平民叫道,你把他打死,我給你一萬兩銀子。另一個達官貴人說道,你把他打死,我讓你當縣令。”

說到這裏,張儀停了下來,看著滿座的達官貴人,問道:“你們猜,那平民怎麼做的?”

有的達官貴人猜到張儀有意調侃他們,陰沉著臉,沒說話,有的達官貴人頭腦簡單,又喝了幾杯酒,傻乎乎地說道:“我覺得那平民應該選擇當官,當官不僅有錢,而且還有權,走到哪裏都抖威風。”

旁邊的一個達官貴人說道:“我覺得那個平民會選擇一萬兩銀子,平民嘛,都是鼠目寸光的東西,就認得錢,哪裏知道當官的妙處。”

幾個達官貴人爭論起來,最後他們一起看著張儀,問道:“你說,那平民到底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