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輕輕地走向自己
微觀天下
作者:趙書萱
在安靜的夜裏,泡了茶,碧綠通透的,上麵漂浮了小小的白色茉莉,靜靜品讀畢淑敏的《輕輕走向完美》。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以及窗外的那剪月光,不知是月光陪著我,還是我伴著月光。不為別的,隻為書的扉頁上寫著一行小字:“我們就像一個命運的繡女,心中存著完美的圖案,平心靜氣一針一線寧靜地繡下去……”我竊竊地想,這句話一定是在說給我聽,帶了淡淡的禪意,卻又入了塵世的煙火,她的文字清涼安靜,在寧靜的夜裏,綻放如花。
時序已初夏,光陰總是悄無聲息地重複著四季的起承輪轉。有人說最通透的人也最孤寂,可是你不會,人與人之間有時候會因為某個微妙的感動而心意相通。所以,我們即使沒有相見,但是遊走在你的文字裏我讀到了我自己,養一瓶恬靜,按時開花結果,花枝蔓蔓,生命裏你覺得它美,就美。
翻開書的扉頁,你我在書中相逢。我虔誠地讀著文字,更認真地凝視自己,目光移向窗外,我住的這個小區離市區很遠,小區樓下有一排廠房,屬於那種很久遠的低矮的風格,印刻著歲月的痕跡,仿佛在用它自己的姿態,兀自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滄桑故事。小區離廠房很近,隻一排高高的茂密的大楊樹相隔。每到夏秋,樹葉便發出密密層層的沙沙聲,或寂靜相守,或深情對望。它們用自己的姿態,靜靜生長,倔強地向我展示著成熟的韻味,一棵棵,一排排,婀娜生姿,心生情愫。已經初夏了,雖然還沒有到層林盡染的時候,但我真的已經嗅到了盛夏的味道。抬頭凝望,天空澄澈碧藍,幾朵白雲飄浮,拂麵而來的風也很清爽。素喜這樣的時光,不熱烈不粘稠,植物們皆如文字,無論怎麼堆砌都好,安穩與妥帖大約便是如此吧。
每到正午時分,廠房定會準時播放音樂,那樣老舊的歌曲,倏地一下把我拉扯到很久遠以前的日子,讓我猝不及防。記得上大學時,喜歡讀席慕容的詩,有一首《暮歌》至今依舊會想起。“我喜歡將暮未暮的原野,在這時候,所有的顏色都已沉靜。而黑暗尚未來臨,在山岡上那叢鬱綠裏,還有著最後一筆的激情。我也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在這時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結局尚未來臨,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尋我那顆曾彷徨淒楚的心。”將暮未暮,那時候不由自主愛上這個詞,依稀仿佛生命裏一切已漸行漸遠,一切又還沒有結束。如今離開校園已近十年,一直倔強地認為,十年是人生的一個節點。當時光精確到數字的時候,恍然驚覺,原本以為可以大把揮霍的生活,竟然快得令人心跳加速!感謝時間給了我這樣的痛感,它提高了我感知幸福的能力。回眸探看,一路上走過的風景,記得的還有多少?曾經陪伴同行的人,身邊還剩下幾個?你不辭辛苦用力過的人生,到最後,有多少人可以耐心地聽你講完那些漫長的故事?想起丁立梅在《舊衣》中說過:與舊衣相對時,那些衣服是長了觸須的藤蘿,在心裏柔柔的拂動,每一件舊衣都是一段光陰,而最後,這些曾經鮮豔的衣,彙聚成了一個詞——歲月。總是不太相信宿命,這樣用心、用力,讓自己活得夠舒服,活得不局促,沒有那種被追著、趕著、逼迫著的感覺;活得不空白,不論往前看還是往後看,人生始終是有內容的,足矣。我願用我的真誠,讓歲月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