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21日,協約國集中了50萬兵力,向伊拉克發動了攻擊,這次的戰略目標是切斷巴格達鐵路,並且奪取巴士拉等波斯灣沿海港口,斷絕同盟國的海上補給。
自從美國調集了大批軍艦到歐洲助戰後,同盟國海上的補給基本被斷絕,隻能從波斯灣入港,協約國發動這次戰役,顯然是想徹底斷絕同盟國從海上的來源。
目前在伊拉克沿海以及鐵路沿線的守軍兵力嚴重不足,12萬德國軍隊、22萬同盟國軍隊,加上20萬南洋土著、阿拉伯土著以及非洲土著組成的土著聯軍。
協約國同時還征集了大量的阿拉伯聯軍,在兵力對比上,同盟國占了下風。
協約國這一招著實毒辣,隻要同盟國的補給無法上岸,那麼戰爭的形勢就會發生逆轉,而且不用費盡心思的攻占土耳其重要軍事防區。
隻要拿下波斯灣沿海港口,那麼協約國就可以進一步回過頭來北攻,沿著巴格達鐵路奪取土耳其重鎮,削弱土耳其的戰爭能力。
隻要亞洲部分的土耳其覆滅,那麼協約國軍隊就能占據半壁達達尼爾海峽,順利進入博斯普魯斯海峽,從而開辟黑海戰場,斷絕同盟國從東方取得補給,而且還能進一步向北威脅土耳其殘餘土地以及奧匈帝國與保加利亞,馬其頓戰線就敞開在了南線協約國軍隊的攻擊之下。
現在打敗德國隻有兩點:一,斷絕德國的外部補給通道,沒有糧食等必需物資,德軍就沒有戰鬥力,德國國內也會動亂,龐大的工業機器沒有工業原料,那麼一切都是枉然;二,剪除德國的黨羽,先土耳其後保加利亞乃至奧匈帝國,如此一來,煢煢孑立的德國,還能堅持多久?
波斯灣沿海戰役隻是第一步,接著便是巴格達鐵路之爭。
協約國發動了波斯灣沿海戰役,中國也沒有靜觀其變的意思,8月25日,中國國防軍進軍阿富汗,向瓦罕帕米爾發動了攻擊。
同時中國國防軍還正式宣布,要求英國殖民勢力正式從錫金與不丹、尼泊爾退出,這些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土地。
曆史上尼泊爾、朝鮮、琉球、安南、蘇祿(菲律賓)、緬甸、南掌(老撾)、暹羅(泰國)是中國皇帝冊封的八個屬國。
如今朝鮮與琉球都回到了中國手中,目前正在籌備建省。
國防軍進攻不丹與錫金,美國無法幹涉,因為這是中國的領土,而不是藩屬,至於尼泊爾問題,則是中國在向英國施壓。
英國緊急調動殖民軍,向阿富汗集中,防止中國軍隊進一步南下。
不過中國政府隨即聲明,瓦罕帕米爾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從蔥嶺被瓜分出去,現在西域都護重建,中國當然要拿回故土。
1890年間,由於沙俄亟欲指染中國新疆、英國對西藏有野心,因此有所謂的英俄協定,背著中國瓜分蔥嶺,由英國取得瓦罕帕米爾,俄國取得北部(塔吉克斯坦一部)。
目前沙俄侵占的中國國土,已經全部歸還,就隻有英國死皮賴臉的不肯放手,這次國防軍也是狠狠的給了他們一記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