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單位新工廠正式投產,晚上吃了慶功宴,所以沒有更,今天二更,明天三更,彌補昨天的欠債
“自從荷蘭人在加裏曼丹島遭到了恥辱性的失敗後,這個大島的三分之二迅速的被蘭芳國全部zhan有,雖然他們還沒有顯露出對我們的沙撈越與沙巴兩洲顯示出吞並的野心,但是毫無疑問這是個危險的對手。是的,是對手,沒錯。他們顛覆了殖民地的傳統,妄圖與我們爭奪工業原料與商品市場。也許歐洲的局勢讓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在本土集結力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這些蘭芳人姑息縱容,相反地,我認為必須迅速出擊,摧毀他們的政權,讓他們乖乖的在我們大英帝國的統治下繼續為殖民地的開發作出貢獻。我感謝他們的先輩,虔誠的說法,是那些華人締造了吉隆坡等繁華城市,沒錯,如果他們的子孫願意繼承他們的先輩的光榮傳統的話,我會很樂意的向他們伸出友誼之手。是的,就是這樣。”曾經在新加坡等地興辦實業的下議院議員克洛賓金對著負責海外領地事務的官員喬本杜說道,像他們這樣想法的英國人不在少數。
就連英國商務大臣也認為在有可能爆發的戰爭中殖民地的資源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在戰爭前掃清所有對這一資源線構成威脅的力量,不管是對手還是暫時沒有成為對手的那個誰。
自從與蘭芳方麵在造船廠的合作與蛇廟藏寶等問題上交惡後,英國殖民當局開始對跟德國人走的較近的蘭芳方麵警惕起來,尤其是有複興公司股份的新加坡造船廠與檳城造船廠,這兩家有著美國多家公司股份的船廠讓英國人很傷腦筋,明知話語權在李秉衡手裏,卻對船廠無可奈何。幾次要求與這兩家造船廠合作未果後,英國人逐漸開始打起了在坤甸的造船設備產業的主意。
英國海軍方麵對蘭芳國表現出來的強大造艦能力感到擔憂,一再的質疑在馬來等地的殖民地師戰鬥力是否能夠勝任對蘭芳國首都的突襲並且攻占,一旦這一戰略目標無法實現,那麼就需要太平洋艦隊對坤甸外港進行登陸戰。這就需要與荷蘭交涉,並且得到德國人與美國人的諒解,畢竟他們在蘭芳國有著許多的利益。在北婆羅洲的邊境可以找借口製造糾紛,然後使用武力,與直接用艦隊攻擊坤甸港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李秉衡算準英國人的艦隊不會貿然向坤甸發起攻擊,即便他們敢來,也將承受相當的代價,德國人與美國人一直在與蘭芳建交問題上暗昧推托,但一旦涉及到他們的利益,不用李秉衡出麵他們也會對英國人施壓。香料群島是美國人與德國人夢寐以求的,能夠打破英國與荷蘭的封鎖,也是件樂見其成的事情。
英國人爭吵不休,陸軍部雖然被傳染了海軍部的驕傲與自大,但對殖民地師的戰鬥力還沒有自信到憑著三個師就可以打下對方的首都。畢竟蘭芳軍隊與荷蘭人的戰績放在那邊看,一次會戰就擊潰了三萬多人的荷印殖民軍與兩萬多人的土著部隊,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已經不是那些傳統的華人武裝可以比擬的了。新加坡依舊在向古晉運送軍隊與物資,整個過程緩慢而不引人注意,到聖誕節之前將陸續集結三個師一個旅,總共四萬多人,將在新年過後發起對坤甸的攻勢。
新加坡方麵對國內質疑的聲音很是惱怒,英國人固有的傲慢讓殖民軍的高層普遍對荷蘭人為了掩蓋恥辱性的失敗而編造的對方如何強大的故事感到滑稽。
德國人在馬辰的造艦計劃已經開始,他們也被牢牢的綁在了蘭芳國的戰車上。李秉衡向他們通報了英國人可能的對蘭芳共和國的軍事行動後,一向行動迅速的他們立即將遠東艦隊的幾艘軍艦調往馬辰,同時也同意了將“格奈森瑙”號裝甲巡洋艦和“埃姆登”號輕型巡洋艦立即轉交給蘭芳海軍。
“李,其實這兩艘軍艦掛著德國海軍旗在坤甸外港,可以避免英國太平洋艦隊對坤甸進行炮擊,如果他們不想惹起外交糾紛的話。你為什麼這麼著急呢?”好心的漢斯提出了疑問。
“哼,”李秉衡冷笑道,“我是借此向英國人表明態度,不惜與之一戰,明日我就將在這兩艘軍艦上升起我們蘭芳的旗幟。英國人的艦隊敢來,我就敢打,隻要他敢開一炮,我就敢戰至最後一人。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也該是它日落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