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2 / 2)

虞洽卿驚喜之下又大生戒心,資金籌集不易,有人肯出資入股固然是好事,但就怕別有所圖。上海常有外商以及走狗爪牙迫害民族資本之舉,四明銀行作為上海規模較大的新成立私營銀行已經讓外商極為不滿,就怕有人為虎作倀吞並銀行。

陳其美察言觀色,從旁說道:“世伯請放心,光華乃南洋富商,並無列強背景。前番成立公司以襄助同盟會並讚助教育,今日前來,不過為民族資本略盡心意。”

“不知光華可入多少資本?”虞洽卿小心翼翼的問道。

見他有些意動,李秉衡遲疑了一下,還是報出了千萬日圓的數目。

虞洽卿腦子如遭巨震般呆坐當場,自己奮鬥至今不過百萬兩白銀的身家,而對方隨便就能拿出千萬流動資金入股一個小銀行,不是腦子壞了就是有陰謀。但他很快就鎮定了下來,對方鄭重其事的上門,又有同盟會的身份,想必不是玩笑,於是試探著問道:“那股份分配該當如何?”

李秉衡微微一笑,說道:“眼下國人欲辦實業而苦無資金,身家巨富者資金寧願入錢莊或外國銀行,就這兩點,這銀行硬是辦得。眼下這銀行要辦,船運也要辦,而且要辦成中國最大。不說遠洋航運,就是這內河,也都是外國船運以及日人的天下。我意以三百萬日圓入股船運公司,隻占四成股份。但我有條件,所有船隻須從南洋複興造船廠購買。世伯不日可親往南洋考察,再作決定。眼下七百萬入股銀行,我個人隻占兩成,英士占一成,世伯與其他股東可占四成,其他三成歸入上海教育基金會名下。船運公司與銀行運營我等一幹不過問,任憑世伯做主。但銀行貸款隻能貸給民族資本,首批貸款名額還請優先考慮這份名單。”說著,將早已準備好的名單遞了過去。

虞洽卿連忙接過來大略掃過一遍,隻見永昌機器廠、張萬祥鐵工廠、順昌翻砂廠、李湧昌機器、大隆機器廠、求新製造機器輪船廠等一批民族實業,不由心中大定。又細細想李秉衡提出的條件,實在是天下掉下的餡餅。又問道:“不知這上海教育基金會是何時成立的,我竟沒有聽說過。”

李秉衡哈哈大笑,指著自己的頭說:“本來是沒有的,隻是我剛剛想到,於是它便成立在這裏了。”見眾人不解,又正色道:“這上海教育基金會將來作為公益基金管理組織,讚助上海乃至全國的教育。基金會財政公開,凡是向基金會捐款達到一定數目的企業都可以加入監管會,定期聘請專業財務人員進行基金運作核查,如查出貪汙、挪用等不法事有權向董事局申請追究當事人責任。”接著又將基金會運行於監管等細節詳細描述了一遍,眾人聽得新奇,但都覺得如此一來,雖然不能徹底杜絕貪墨,但基本很難鑽到空子。

虞洽卿又是讚歎又是佩服,眼前的年輕人擁有的財力以及超人一等的氣度,讓他生出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慨。

“這基金會直接將來資助上海各個大學與中學等,我準備聘請在德國的蔡元培博士回來籌辦大學擔任校長,為我上海工商界培育人才。將來我們的實業發展與這些人才息息相關,所以現在未雨綢繆已是必要。”李秉衡簡單為虞洽卿與陳其美介紹了醞釀中的上海工商大學。

陳其美本以為自己是個有魄力的,如今卻見到個比他還有魄力的人,而且還不得不佩服。況且將銀行的一成股本分給自己即是對自己的刻意結交,也是讓代表青幫的自己與上海工商界的關係更加緊密些,單憑這份氣度,這個朋友是一定要交的。

虞洽卿雖然意動,但是仍然謹慎的考慮再三才說道:“這銀行的事我可以做的了主,今天就可以草簽份協議,明日起核準銀行資產等事宜便可以開始辦。這船運公司的事情,我還得與董事局商議,明日我與各位董事召開會議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