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的南洋礦業公司開始往這邊運煤、鋁釩土、鐵礦石等囤積起來。由美國公司負責的兩家火力發電站已經有一家開始安裝設備,許多在淺灘的油井也已開始豎起,過個半個月就可以出油。煉油廠、鋼鐵廠、電機廠、龍門吊機廠、化工廠以及采礦設備紛紛開始裝船起運,有的已在路上。在美國的收購工作在致公堂的幫助下很成功,購買成功好幾家造船廠、鋼鐵廠、機車廠、重型機械廠,為免引起注意,沒有過多的造成影響,畢竟現在西方國家主流是排華的。
留學生派遣工作非常順利,最近幾個月李燮和成功的安排了上千名的留日學生,以及六百多名留美學生,由於政府阻撓歐洲要少很多,隻有五百多名,其中兩百多名去了德國學習機械、電氣等專業,其餘的都是技術專業,分布在英、法、意大利、荷蘭、瑞典、比利時等國。在德國的學生由在德國留學的同誌蔡元培統一領導,並負責以後的留學生派遣工作。德國是今後留學的重中之重,眼下李秉衡也在想著辦法與德國政府打好交道,為以後的留學生進入德國軍校而打好基礎。
墾殖園那邊的情況讓人很滿意,在特意從美國請回來的兩位農業專家方懷恩與劉乙德的帶領下,資料上麵的許多成果都被實驗證明了。
李秉衡所有的身心都放在了卷煙廠上麵,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沒人能夠體會到裏麵的辛苦。其他工廠都有熟練的技師幫忙,他隻有一個人,帶著一幫剛學成回國的留學生。
其實很多革命同誌都是文化高甚至是留學生,以留日的居多。李秉衡讓他們去信去電報,聯絡同學們一起來南洋創業。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多帶些人雖然辛苦些,但一段時間後,這些人就能邊學邊用,幫的上忙,就像喻培倫等人一樣。
李秉衡每日就像上了發條一般忙個不停,但眼看著不斷的有成果出來,心裏也極為安慰。看著一幫“徒弟們”個個都有模有樣起來,心裏更是樂得慌。每天睡覺躺到床上就能睡著,但他感受到了無比的充實,前所未有的充實。
一晃兩個月過去,卷煙廠的設備開發的七七八八,主要難點落在了合成香精和添加劑上麵,需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與數據比對,這是時間問題。其中有兩個從美國回來的留學生,一個叫趙維健,一個叫居海晨,這段時間進步很快。李秉衡準備把它交給他的那幫學生完成。
這幾天傳回不少的消息,五月的黃岡起義曆時六天就告失敗,革命同誌被殺兩百餘人。六月二日的惠洲起義也是得不到聲援後被迫解散,部分同誌逃亡香港,部分則流落山間。
聽到這些消息後,眾人紛紛扼腕痛惜。苦悶的情緒一時在同誌中蔓延,這段時間的訓練也是頻頻出錯。
李秉衡卻知道七月的徐錫麟安徽安慶起義,震撼了整個清廷。不,不能再這麼犧牲下去了。他知道眼下是該行動的時候,以挽回革命的聲勢,避免更多的同誌犧牲,也是考驗特種部隊訓練成果的時候了。
當天晚上,李秉衡召集眾人開會,將秘密潛入國內進行一次暗殺活動以震懾滿清朝廷的決定告訴大家。眾人聽了都激動萬分,紛紛要求參戰。為了起到鍛煉他們的目的,讓他們回去後每人寫一份詳細計劃後的行動方略,然後大家談論,選出最具可能性的方案實施。
第二天大家的方案彙集起來後,經過討論,選定了李燮和的方案。先赴浙江、安徽,聯絡浙東的秋瑾等同誌與光複會的徐錫麟等人。觀察形勢,是否有機會行刺兩江總督端方。考慮到安徽地處中腹、浙江清廷爪牙甚多,不是最佳的革命根據地。李燮和建議與浙東、光複會同誌一起退入四川,與當地為革命努力的同誌熊克武等人會合。在四川開展工作,以四川為根據地,與孫先生領導的西南幾省革命活動連成一片。
行動計劃報給胡漢民批準後,由南洋黨部負責聯絡國內熊克武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