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我也喜歡讀書。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隻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我們革命同誌更加應該讀書,多讀書,革命工作才能做的更好。”先生大聲說道。
“那滿清夷狄便是不讀書,不通人情不明事理。不讀書便不進步,仍是那茹毛飲血的禽獸,不能教育子孫,積弱至今,遺禍中華數十年,我輩當早日驅逐這些蠻夷,國家方能強盛。”胡漢民朗聲笑道。
眾人哄堂大笑起來。
孫先生又問李秉衡:“聽說你們成立的複興公司準備每年拿出分紅作為同盟會革命所用,我看這恐怕使不得。革命當然需要資金,但企業也需要發展,若資金用於發展則規模日大。若用於革命,這每年一大筆巨款平白得了,許多革命同誌怕要懈怠,而且資金如何使用也必多有爭執。”
一旁的胡漢民沒料到孫先生會這樣說,連忙插嘴道:“先生,複興公司鼎力支持革命正是個榜樣,也是他們同情革命誌士,愛國心所驅使。南洋仍有部分人與革命為敵,黃先生他們此舉也是個榜樣。再說我們為革命籌集資金的難處,一次次多方奔走,多少次起事因糧餉不濟徒勞無功?更何況李先生他們正籌建兵工廠,為我革命增添一無上利器。”
孫先生剛才也是臨時所想,沉吟片刻,說道:“此事來日商議。不知這兵工廠現建的如何?可有難處,我知道做事難,中國人辦事更難。不知道何時可出槍?”
“等發電廠建好了,就能批量製造,憑目前的產能,一個月三百條槍是有的。等以後工人熟練,擴建廠房增添機器,不出半年當能在一月千條槍上下。等以後這複興公司投資的工廠陸續建成,各種材料齊備,產量就不是我能預料的了。”
聽他說的樂觀,孫先生也高興起來,說道:“好,好,不急。萬事都是從無到有,從易到難。開始以鍛煉為主,不要為了趕工誤了槍械的做工,既然能造比外國人好的槍,就要讓外國人都來買我們的槍。”
李燮和上前說道:“孫先生,光華還發明了一種槍,能於一裏地外殺人,一打一個準,而且槍槍沒有活口。另外,光華還發明了一種特種兵戰法,真讓人歎為觀止。”
“哦?”孫先生來了興致,轉頭問道:“何為特種兵戰法?”
李秉衡想了下,說道:“這特種兵戰法,主要有特種偵察,深入敵後偵察敵情,對敵情了如指掌。特種破襲,利用黑夜、氣候、有利地形潛入敵後,進行爆炸、破壞,幹擾敵方的行動。特攻行動,秘密捕殺敵方高級領導與長官,讓敵方不戰自亂。心理戰,運用宣傳,打擊士氣,分化對方,適當用間。此外還有許多正在歸納之中,等待完善。”
孫先生聽的入神,笑著鼓掌道:“不錯,這樣作戰對於處於劣勢的革命鬥爭的確是個好辦法。萍瀏醴起義中有些同誌就是用的同種戰法,的確是收到了奇效。看來光華不僅是個實幹家,還是個軍事家,這點我就不如你。”
“慚愧慚愧,這些都是從前人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我隻不過拾人牙慧罷了。”
汪精衛笑著拉起李秉衡的手說:“光華如此年輕卻有如此才幹,真是讓我等仰慕不已。聽說光華並未入黨,不如加入我們同盟會如何?我們也好朝日請教學習,得了一個良師益友。”
孫先生也是一揮手,大聲說道:“不錯,疾風然後知勁草,盤根錯節然後辨利器。如今看來光華的確是一幹才,治國經邦,人才為上,我見了人才,是如饑似渴。萬望光華加入我等,我等榮幸倍至。”
“參加革命,為國捐軀,固所願也。”李秉衡高興的說道。
李燮和在一旁說道:“孫先生,諸位,我們一起的同誌有好多想參加同盟會已久。不如明日舉辦歡迎光華與眾人加入同盟會儀式如何?”
孫先生點頭道:“此議甚好,明日就請光華與新同誌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