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船的人足有上百人,李秉衡卻不管,任由眾人船上亂走亂看。
“衡少,這船上緣何不見鉚釘?”一名管事問道。
“此船船身全為焊接,並無鉚釘,焊接比鉚接更省材料銀錢,工期也短。”李秉衡站在一旁為他解答。
“哦?何為焊接,為何從未在造船行當見過?前幾年鄙人也去歐美船廠考察過,皆為鉚接。如焊接,此船當用時幾何?”張茂林越發驚疑起來。
“此船隻用三月。”李秉衡微笑道,終於問到點子上了。
“隻三月?”眾人皆嘩然。
“衡少可是說笑?”另一名技師黃潮生叫道。
“我造此船,分為殼、舾、塗三組分別造,殼用焊接,多用工程機械,並分區分段同時趕工;舢裝的零件預先組裝一體後整體吊裝,如造大船可分區分段舢裝;船體為基礎、舾裝為中心、塗裝為重點,此三者需高度均衡連續的進行總裝,塗裝亦是同理。若同時開工數艘船則更省銀錢工期,相同零件不論大小皆可成工序同造,人員與機械皆可協調。”
李秉衡緩緩說道,其實真要造起來不是說的,很多道理甚至現代的造船設計思想、建造策略和管理思想三者的係統結合這些靠說是說不清的,隻能實踐中總結歸納出來。現代造船模式的基礎是成組技術等先進的工程技術和科學管理方式,這就需要提高造船廠整體班子的高素質,目前雖然還行不通,但慢慢來還是有希望成功的。
雖然這些話他們並不全部聽的懂,但是有知識的人卻都知道裏麵的道理。聽罷,林山溪點頭道:“聽來的確長了見識,或有可行之處。先請問,這焊接之技,是為何物?”
李秉衡笑道:“這不是物,隻是一機械罷了。若想觀看此物,有意者可隨我來。”說著,帶著眾人望船艙下麵走去。
他倒並不怕有人動歪心思,這船上有著許多的自動艙門,可以迅速應急隔開空間。
而且暗藏的武器眾多,憑借他的身手,想要圖謀這艘船的,隻怕要好好掂量。
他也將大部分的艙門關上,所以眾人看到的,並無來自後世的奇怪物事,即便如此,有許多東西他們並未見過,不住的在那裏追問。
這時許多人已經看的昏頭轉向,許多部件或器物從未見過也不知用什麼造成,更加覺得這船的不凡起來,早有許多人已往下層船艙而去參觀。越是往下,越是驚駭莫名,也幸虧這船上除了甲板與最下兩層,其他兩層進入處都有智能化艙門已被關閉而不得入,要是給他們進去,更加是嚇的死人。
參觀過下第三層的休息區之後,眾人都來到了最下層,想親眼一睹這“電焊機”是為何物。
這第四層全是機械、車床、物資等,眾人都仿佛到了一個小型化的機械王國,其中的任何一件機械都是他們從沒見過的,頓時議論紛紛起來。今夜的境遇實在是人生中少有,許多人一直如在夢中,暗自掐自己不止,實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見聞。
看了一圈下來,也看不出什麼門道,眾人卻不多發問,許多人都是圍著機器思考,或是沉默思考。張茂林朝李秉衡一拱手,說道:“衡少,今日所見果然是大開眼界。不由得不歎服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足見先生多才之處。恕我冒昧,若是衡少肯來船廠襄助,不知需何條件?”
李秉衡一擺手,說道:“我來此地本就想毛遂自薦的,條件不敢談,我隻有兩點:其一,我想在本地建一學校,選拔精英,教以造船、機械、冶金、農事等;其二,我欲相借良田,多多宜善,到時歸還,絕不貪戀一頃。”
張茂林喜不自勝,暗道沒有看錯人,不說要報酬反而主動提出教授手藝,馬上應道:“這都是小事,開辦學校本是善事,我家也有幾處。至於良田,並不值幾錢,送與衡少也無妨。隻是此事需要稟報大老板張弼士。他老人家這幾日正在巴城等從國外運來的葡萄良種,不知明日衡少可有閑暇,我可代為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