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一個道理(2 / 3)

墨翟卻是反問,“怎麼不可能做到,仔細想想這句話裏的意思!”

牛大致聞言細細的想了很久,這才發現了細微的區別,但還是不明白,於是問道,“行動和做事,是不是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

墨翟微微笑著,點頭說道,“很聰明,就是這個道理。就好比我坐馬車從一坐城到另一坐城見朋友,這一次的行動時坐在馬車裏去那個城市,而要做的事情是跟我的朋友交流一些事情。

所以當我上了馬車後,其實我就可以不考慮行動的問題了。

老馬識途,他可以帶我去到那個城市,這樣遠比你自己控製馬兒跑去那個地方,隻不過你要做的,是在某個分岔路口,替老馬選這一條路而已。

而在路途的過程,我需要考慮的是,我要跟我的這朋友聊什麼,需要問出那些問題才能得到,我想要的那個答案。

畢竟我想問的問題,是他不想說的,如果我問的太直白了,他有可能利用自己手裏的權利殺了我!”

牛大致聽著微微點頭,其實這也是很簡單的道理,現在牛大致聽來,並不覺得有什麼太精妙的地方。

畢竟每個人都有坐地鐵的經曆,上了地鐵後隻要不坐反了,隻需要聽地鐵裏的報站就行了。

而在坐地鐵的過程中,自己需要考慮的就是接下來的事情,該怎麼一步步的去做,遇到了意外的情況該怎麼去應對。

這種情況在大城市,公共交通發達的今天,近乎是上班族的常態,而墨翟居然給了自己這樣一套說法,似乎有些太簡單了。

而墨翟此刻卻又說道,“其實最關鍵的在後麵,那就是兩者結合……”

牛大致聞言突然想到了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說一個女孩去某家公司免試,當做到免試椅子上後,她突然發現這張椅子的副手,有一顆釘子鼓了起來,摸上去非常的紮手。

於是女孩很習慣性的,在周圍找到了趁手的東西,小心翼翼的將定製砸了下去。

當然這個女孩最後成功了,而成功的並不是她的專業,是她這個小動作。

難道說墨翟讓自己達到一種,在看似不合理的場合做不合理的事情,最後得到一個所有人都羨慕的結果嗎?

仔細思考後牛大致覺得也不對,可是反反複複的幾次,那句話指向的方向始終在這裏。

墨翟在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再次開口,看似無意的自言自語,但實際上就是說給牛大致聽的,“人的狀態代表了一切,一個生活中認真的人,你想讓他不認真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自己最擅長的,卻把自以為最擅長的東西拿出來展示給別人看。

殊不知別人在你不經意的表現裏,已經找到了你的長處,可是你卻不知道。

反而會對那人的安排懷有敵意……”

牛大致腦子裏嗡的一下,這番話撥雲見日,讓牛大致體悟到了其中的關鍵。

說白了這個道理總結下來,兩個成語,熟視無睹、自以為是。

如果能將這兩個成語融合在一起,那麼將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狀態。

那就是在你熟練到不需要經過任何思考的事情上,去想一些自己想去做的事情,時間長了個人會形成一種習慣。

因此就不會對工作和生活區分的太過明確,這樣人的懶惰心態就會消失。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工作就是工作,下班就是下班,而且每天下班後都會思考一個很無聊的問題,那就是我今天的工作做的是不是夠多,比某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