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結論(2 / 2)

美國在崛起之後,也沒有達到過這麼厲害的水平吧!

並且在看秦朝之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那種學術繁榮的狀態,牛大致不禁要問,在一個吃喝都成問題的年代,在一個倫理道德還不是很完善的時代,為什麼會有這麼一群人,吃飽了撐的研究哲學。

如果不是有很多人對他們歌功頌德,而是反過來思考他們當時的狀態,他們當時麵臨的社會形態,你會發現他們似乎沒有什麼理由,讓他們去研究這麼深奧的哲學問題。

而同時期的西方似乎也出現了一些對應的大哲學家,但也隻是鳳毛麟角,可是在當時的周朝之前,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那可是百家爭鳴!

什麼儒家、墨家、法家等等,一個個的都誕生了無與倫比的哲學成就,同時也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了一套,基本的社會道德倫理機智。

現在反過來看,這些人看似是各為各的,但是他們帶出來的成就,更像是再為一個龐大的帝國打下良好的社會道德根基。

可惜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居然一怒之下焚書坑儒,導致了一些頗有成就的哲學流派滅亡了。

但秦朝也迅速的滅亡了,短短的十五年的時間裏,就連秦始皇的死都撲朔迷離,或許他真的是病死的,也許還有種可能他是被李斯趙高害死的。

顯然牛大致在這個事件中,感受到了一股龐大的高於秦始皇權利的東西存在,他在推動者秦朝的滅亡。

並且這股力量一直在選擇可以代表他的人,玉璽……

玉璽上的那句話,“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可不是說著玩的!

因為牛大致發現,秦始皇是在焚書坑儒之後,才開始對長生不老的仙丹感興趣的,甚至一度達到了癲狂的程度。

放開一下想象!

如果說秦始皇受命於天,那麼也就是說,天代表的是一股力量,而天能夠給秦始皇足夠長的壽命,這也是玉璽上最後四個字的意思,“既壽永昌”。

“秦始皇恨天……”牛大致輕輕的說道,而秦始皇曾經封禪泰山,但是真正進行封禪的時候,他卻是自己獨自一人站在泰山之巔的。

沒有人知道他對天說了什麼……

但是牛大致似乎能夠猜到,這是因為史書上對於秦始皇的樣貌描述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是英明偉岸,一個是峰準,長目,摯鳥膺,摯,豺聲的樣貌醜陋的人。

這不可能是記載的錯誤,或許英明偉岸與後麵的描述,記載的分界點應該就在於焚書坑儒。

天……天宗?

牛大致這樣想著,而何為天宗,正如牛大致之前了解的,巨人文明為地,龍文明為天,那人宗呢?

想到這裏牛大致笑了,他覺得自己從這個推理陷阱中走出來了。

把中國從世界剝離開,很多人會發現這華夏文明五千年的發展,一直有很多難以解釋的哲學、科技、文明的發展軌跡,他們脫離了當時全世界的文明發展速度。

並且在華夏文明誕生後的幾千年後,華夏文明承擔了向全世界傳播這種文明的使命,並且在很長時間裏引導了全球文明的發展。

就算是現在,老子的《道德經》依舊是全世界銷量最高的書,而全世界的院校中,孔子學院的分校是最多的。

這一切都在證明,中國就算是近代衰落,其實還是在引領著世界的。

因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時間太長了,而華夏文明的包容性,也是其他三大文明所沒有的;這也在某個側麵證明了,華夏文明是在更高一層文明的幫助下,塑造出來的文明。

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人在網上說,現在的人類文明之前,應該存在幾個更加發達的文明,而在國外有記載的就是亞特蘭蒂斯文明和瑪雅文明。

但這些文明的出現,似乎都避開了華夏文明的誕生地,但是華夏文明的誕生地真的就沒有誕生其他文明嗎?

顯然這是不對的,因為既然亞特蘭蒂斯文明和瑪雅文明被證明是如何的偉大,可是他們為什麼滅亡了?

就現在的人類文明來看,當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然因素和疾病想要滅亡一個文明幾乎不可能,但是戰爭可以輕易抹殺一個文明。

也就是說,亞特蘭蒂斯文明和瑪雅文明的消失,實際上是有一個更為強大的文明滅亡了他們。

這個文明是什麼文明?

起源於中國這片土地的巨人文明,還是龍文明……他們都有可能,或者是他們聯手滅了這兩個文明。

想到這裏,牛大致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因為這些關鍵點想通之後,他又發現……

現在出現在地球環日軌道上的三顆行星的出現時間,正好是現在中國崛起的時候,這也未嚐不是一種協助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