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老霍的為人(1 / 3)

老霍,霍長友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人,從部隊裏下來後,正好趕上改革開放的頭幾年。

而他退下來的時候,正好趕上反擊戰那幾年,他在前線負傷回到後方修養,由於傷勢過重失去了三分之二的肝髒,於是就讓他退役了。

他是上京軍區大院裏出來的,本身就帶著點那個年代特有的痞氣,再加上在部隊上有那麼多的戰友,所以後來就幹起了土夫子的勾當。

這在軍區大院裏出來的孩子裏,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可是老霍要做,絕對不會有人看不起他,因為別人是偷偷摸摸的,他可是光明正大的。

你要問為什麼,不為別的,這家夥開始幹這個,就有個規矩,三不盜。

一不盜沒人碰過的墓,二不主動去盜墓,三必須要見到之前一波盜墓的人,他們才去盜墓。

說白了,他們最開始就是在潘家園琉璃廠這些地方蹲點,專抓那些倒賣出土物件的野路土夫子,問出盜墓地點並且確認後,就這人送到公安機關。

因此最開始的時候,老霍得罪了不少人,因為他的做法壞了江湖規矩。

但老霍有自己的解釋,他們比那些考古專家還要專業,所以知道盜墓地點後,他們先下去摸一遍,然後把裏麵的東西搞清楚,帶點相對不是很珍貴的東西出來換點錢。

至於墓裏的大物件,以及那些稀有的東西,他們是一件也不碰。

並且他們盜完之後,會主動向當地的文物機關告知,等到官方的人到了現場開挖的時候,會發現整個發掘過程非常順利。

甚至於到了主墓室裏,裏麵的一些真貴的東西都在,並且裏麵的很多墓門、千斤牆之類的,全都被打開了,這也讓考古隊省去了不少時間。

在那個時候,就他們這些人,公安機關想要抓他們都很難,一是沒有證據,二是根本沒有線索。

因為老霍他們的手法很是老道,就算是到了九十年代末,警方對他們依舊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而這裏最關鍵的,就是他們下墓後,懂的清理現場,知道回填盜洞。

清理過後,別說作案工具了,他們連個塑料袋都不會留下。

不過隨著後來盜墓的人多了起來,老霍他們也就不下墓了,他們專門黑吃黑。

隻要是野路子的土夫子拿著物件來,隻能賣給他們,否則就別想出手。

而他們給出的價格非常低,很多土夫子不願給他們,也不信邪他們真的就能找上門來,於是就聯係其他買家。

可事實證明,別說是在上京了,就算是放眼整個國內,都沒有人敢收。

這不外乎這麼兩個原因,首先隨著後來造假技術的進步,很多買家都吃過買到假貨的虧;其次,在老霍手裏接貨,最起碼可以保真,因此買家也喜歡從老霍手裏接貨,而不是從那些土夫子手裏。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市場環境,土夫子出了東西,隻能賣給老霍他們。

這裏還有個小故事,在某次考古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的主墓室的角落裏,發現了兩節南孚電池,於是就有人說,這證明了曾經有人穿越到了過去,而這南孚電池就是證據。

這個小故事,後來還被當作新聞上了報紙,一時間全國上下都在熱議穿越的問題。

當時老霍看了那份報紙後,連連大罵報社編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