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古書中對於終南山的稱呼的也不同,但是魁門各代掌門,如果要對魁門史書進行翻新的話。
就必須要找到史書中記載的地方,而這個山洞就是明朝時期,魁門的一位掌門人,曆經三十多年走遍整個陝西山西,最後在終南山找到了這個山洞。
繼而將這段大約兩千多年的曆史記載,修改成了現在可以看到的記載。
同時這位掌門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在這段文字記載後麵,寫下了一個猜測。
他懷疑這個地方有封神台原因,主要有這麼幾點,首先終南山有名太乙山,相傳太乙真人攜徒弟哪吒,協助薑子牙打下大周江山之後,就隱居在終南山中,故而終南山也被稱為太乙山。
並且在傳說中,太乙山上有一洞府,名曰太乙金光洞,而金光洞外鳥不下樹,雀鳥不鳴。
在金光洞口左側石壁上鐫刻著“太乙洞”三個遒勁古樸的大字,書者據說是書聖王羲之,洞裏行約千餘步,隨入深處可見一池,其中水下深不可測,其下似有陰河,常有白蝦現於池水中。
曾有一農人進入其中,整整三日方尋得出路回返,言之,洞中乃神仙之境,其內有雲海,有怪石,有丹爐,有仙池,亦有天神在其中閉目打坐!
不過這段記載,也是魁門先人經過考證後,翻譯古文而來。
但是對於終南山稱之為太乙山的說法,僅僅就在西周初期,後來山名不見了。
在整個周朝的魁門記載中,關於太乙山的記錄突然少了很多,一旦涉及到太乙山的地方,多以一些其他的方式描述。
後來到了秦朝時期,終南山先被稱隻為太乙,後被稱之為終南,至於其中意義便不得而知了。
此刻牛大致看著外麵的景色,心裏也泛起了嘀咕,畢竟終南山是一條山脈,周圍方圓廣袤,就算是紋骨畫魂堂的人來了,隱藏著這大山中,誰又能找的到呢?
而且紋骨畫魂堂的人,知不知道封神台的真正所在呢?
如果他們知道,那麼他們是不是就在附近安營紮寨,靜靜等待,最後來個黃雀在後呢?
又或者,他們根本不知道天宮所在,卻因為牛大致的工作組到了這裏,而被他們知道了天宮真正的所在。
種種疑問縈繞在牛大致的心裏,讓他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這一次作為整個工作組的關鍵人物,他不得不細致周詳的把所有事情都考慮到,因此牛大致就這麼看著外麵的景色,直到太陽落山後他才回去。
聽著柴油發電機發出的聲音,看著山洞裏明亮的燈光,經過了一兩個小時的休息,工作組的人都多少有了些精神。
而在山洞裏一出靠近岩壁的地方,那裏放著一張超大的簡易桌,旁邊葛毅跟工作組的人說著什麼。
“這個山洞我們的人剛剛走了一圈,這裏麵是向下的,而且我們帶進去的電線大約是千米一捆,這一下午我們用了大約是5捆。
也就是說,我們走下去五公裏,依舊是沒有到頭,並且這裏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顯現,那就是這個山洞呈現螺旋向下的這種形態。
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從我們這裏到山下,海拔高度在這裏擺著,所以這座山的實際高度,大約就是七百米到一千米之間。
如果螺旋向下五公裏,說句不好聽的,早就進入了山下麵去了,所以我覺得這不合理,而且期間我們的士兵還發現,山洞裏有岔路!
由於我們帶著行軍地圖繪製儀,所以我們將浙西地方標記出來了,大概有七處!
並且我們不但標記出來,我們派人進去了,並且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查。”
說道這裏葛毅的臉色就有些難看了,牛大致有些好奇就站在桌子邊仔細的聽了起來。
葛毅很認真的,且有些驚恐的說道,“按照我們的行軍繪圖儀記錄下來的地圖,我們跟這裏的山體進行了對照,結果發現不管是我們向下走了五公裏的山洞主體,還是那七個支線山洞。
他們的位置都在了後來,都已經脫離的山體範圍,而且根據繪圖儀自動記錄下來的數據,對比之下我們發現,在山洞主體向下一公裏以後,後麵的路程就完全是脫離的山體,相當於我們的戰士在山體之外的虛空中走動。
為了能夠確認我的想法,每個戰士身上都放有相控陣雷達的信號釋放器,通過我們現有的相控陣雷達監測,可雷達顯示我們的戰士就在山體之中,並沒有走出去!”
牛大致看著桌子上擺著的那些電腦設備上的畫麵,整個人陷入了震驚之中,他還真的沒想到,這個山洞居然如此的神秘,並且似乎能夠通向另一個世界。
關注公眾號:清香書城,領免費看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