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義(2 / 2)

“和紳,你不在京在督辦糧草,跑到這裏來做什麼?”劉備不悅的問道。

和紳一臉苦樣,拱手道:“回稟陛下,今年我幽州大旱,又因安賊之亂的破壞,多地的糧食都欠收,今年能征到的糧賦,恐怕不足去歲的六成。”

劉備眉頭一凝,心中一寒,暗暗打了個冷戰。

“眼下雲長將軍被圍,我大軍糧草消耗又極重,偏偏在這個時候糧食又欠收,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雲啊,唉--”沮授歎息道。

“還有一個壞消息,臣不知該不該……”和紳吞吞吐吐,不敢開口。

劉備輕吸一口氣,沉聲道:“糧食都已經欠收,還有什麼比這更壞的消息,說吧。”

和紳吞了口唾沫,拱手道:“稟陛下,前日我薊京中的幾座糧倉起火,十餘萬斛糧草都被燒……燒沒了。”

“什麼!”劉備這下就坐不住了,拍案而起,驚怒到眼珠子都快要掉下來。

糧食欠收也就罷了,竟連原有的存糧,也能因失火被燒,而且一燒就是十萬斛之多!

這也太倒黴了吧!

“陛下息怒,臣已經嚴懲了失職的官員,臣也會竭盡全力,為陛下多籌措些糧草彌補損失。”和紳慌忙跪倒於地,生恐劉備降罪。

看著那個肥頭大耳的家夥,劉備恨的是直咬牙,真恨不得一怒之下,治了和紳一個失職之罪,將他拉出去砍頭。

要知道,眼下他正是跟陶商對峙,比拚國力的關鍵時刻,糧草本就已顯不足,偏偏在這個時候燒了十萬斛糧草,劉備能不發怒才怪。

這時,諸葛亮卻忙從旁勸道:“陛下息怒,此番糧草被燒,臣以為非是和紳之責,況且陛下還需要他來督辦糧草,與其治他的罪,倒不如讓他將功補過,多為大軍籌措些糧草。”

劉備已經湧到嗓子眼裏的不滿,轉眼就被諸葛亮的三言兩語給熄滅,權衡了一番利弊,隻得強咽了下去。

“罷了,念在丞相為你求情的份上,朕就饒你這一次了。”劉備這才不情願的一擺手,卻又令道:“你速速回京,加倍去把損失的糧草給朕補起來,惹是耽誤了戰事,朕必治你的罪。”

“是是,多謝陛下恕罪,臣這就回去,臣馬上去籌糧。”和紳連連拜謝,忙忙張張的就逃離了大帳。

和紳退下,劉備筷子往案幾上“啪”的一砸,是一點食欲都沒了。

諸葛亮沉吟半晌,猶豫再三之後,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見,到了這般地步,涿城必然是守不住,我們也不可能突破了魏軍防線,與其在這裏空耗糧草,倒不如及時撤回京城,靠著薊京的堅固,跟陶賊做最後一戰才是上策。”

撤回京城!?

劉備身形一震,眉宇間陡然湧起驚色,一雙眼睛吃驚的看向諸葛亮,似乎不敢相信他會提出這樣的獻計。

“丞相,你這是要朕拋棄雲長,拋棄了那兩萬將士們嗎?”劉備厲聲質問道。

諸葛亮一臉無奈道:“臣知道陛下跟雲長是手足情深,臣當然也知道陛下乃是這天下間最重情重義之人,隻是陛下難道還沒看出來嗎,那陶賊完全有能力吃掉涿城,之所以圍而不攻,就是為了把我們的主力大軍釘在這裏,消耗我們的糧草,我們若再繼續僵持下去,非但救不了雲長,到時候糧草耗盡,我們拿什麼來守薊京?那個時候,大漢就完了!”

大漢就完了……

這一句話,如刀子一般,狠狠的紮在了劉備的心頭,瞬間紮碎了他的惱怒,紮到他心神動搖。

或許,他早就萌生了退意,隻是礙於顏麵,礙於跟關羽的兄弟情誼,所以一直無法開口。

諸葛亮替他說出了心聲,反而是令他如釋重負。

劉備當然不能表現出如釋重負的樣子,還得擠出一臉痛苦的褶子,眼中含著淚道:“你說的道理,朕豈會不知,隻是你也說了,朕跟雲長情深意重,形同手足,朕實在是不忍心啊……”

說著,劉備已是老淚縱橫,掩麵歎息不斷。

諸葛亮這下就不說話了,回頭瞟了沮授一眼,示意該是他開口的時候了。

沮授也沒猶豫,忙拱手正色道:“陛下與大將軍之間,隻是兄弟小義而已,陛下別忘了自己乃是一國之君,還身係著興複漢室,拯救天下黎民百姓的重任,這才是天下大義,陛下豈能為了一己小義,就不顧天下大義!”

一句“天下大義”,就如同一張華麗堂皇,寫著“正義”二字的梯子,舒舒服服的鋪在了劉備麵前。

劉備身形劇烈一震,仿佛被沮授的話點醒,陷入了沉默之中。

糾結了許久,權衡了許久,在所有人看起來,他是經過了無比痛苦的折磨。

許久後,劉備才長長的歎了一聲,含淚道:“罷了,爾等言之有理,朕不能這麼自私,不能為了兄弟小義,就不顧天下大義,就照你們說的,準備撤回薊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