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過路不忘(2 / 3)

“這話怎麼說?”楊再興反問道。

戴宗便走到了屏風之前,指著地圖比劃道:“現在我們的位置在這裏,孫策軍的位置在這裏,而關羽行軍的方向又在這裏,咱們若是想奇襲關羽,就需要繞過孫策軍的防線,而這其中有兩條大道,還有三條小路……”

戴宗指著地圖,洋洋灑灑的解釋了一大通,其實說的隻有一個意思:

孫策防範嚴密,在繞往他後方的大小道路上,皆已布下了關卡的崗哨,一旦魏軍有個風吹草動,孫策方麵立刻就會有所察覺,做出相應的警覺反應。

陶商聽著聽著,劍眉再次凝起,沉聲道:“你的意思是,孫策早防著朕會偷襲他的後方,所以事先已做了嚴密的防範,朕的奇襲軍無論走哪一條路,都躲不過孫策的耳目了?”

“回稟陛下,這正是臣的意思。”戴宗點頭道。

皇帳中,原本已振奮起來的精神,立刻又沉寂了下去,眾將們又黯然起來,默不作聲。

“奶奶的,白激動了半天,原來是空歡喜一場啊。”尉遲恭嘀嘀咕咕的抱怨道。

陶商指尖點著額頭,目光瞟向戴宗,“難道就真的沒有一條路,可以繞過倭軍的眼線,去偷襲了關羽嗎?”

“這個嘛……臣真的是不知道啊。”戴宗攤了攤手,一臉的無奈。

這時,羅貫中卻忽然眼前一亮,忙道:“陛下,臣倒是知道一人,他或許能知道能有別的路通往敵軍側後。”

“什麼人?”陶商眼前也精光一閃。

羅貫中便道:“此人原為我萊蕪縣丞,跟著臣一同歸順了朝廷,目下一直在軍中負責糧草問題,這個人早年曾遊曆天下,自稱對天下名山大川,流河道路都無所不知,無人不曉,臣想他或許會知道。”

聽得羅貫中這一番介紹時,陶商心頭已然一震,精神興奮起來,猜到了七八分。

當下陶商便興奮問道:“你說的這個人,莫非叫作徐霞客?”

此言一出,羅貫中身形劇烈一震,驚奇道:“此人正是叫作徐霞客,陛下竟然也知道他的名字?”

“果然是他……”陶商笑了。

當羅貫中說到這個人遊曆天下,對天下的名山大川,河流道路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之時,陶商就猜想,他說的這個人就是徐霞客。

讓陶同驚喜的則,羅貫中是在幾天之前,萊蕪一戰之後,才剛剛被召喚出來的,沒想到這才過來不過三四天,就出現在了他的視野中。

要知道,早在數月之前就被召出來的羅士信,獨孤伽羅等人物,直到現在還都沒有任何影跡呢。

“你不是說他遊曆過天下麼,朕縱橫天下,足跡遍及四方,知道有這麼個奇人又有什麼稀奇。”

陶商隨口編了一個解釋,拂手道:“既然這個奇人就在軍中,還不快把他速速請來。”

羅貫中領旨,忙是匆匆出帳,親自去請。

陶商便耐著性子等了不到半個時辰,帳簾掀起,羅貫中帶著一名男子,步入了帳中。

“臣徐霞客,拜見陛下。”那中年男子,拜倒在了陶商跟前。

他的聲音渾厚而沙啞,有一種曆經蒼桑的味道,他的臉也曬的黝黑,顯然是飽經過風霜的洗禮,留下了歲月的足跡。

陶商知道,眼前這個人,就是傳說中,古代第一地理專家,大名鼎鼎的徐霞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