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宋江,老子來了(2 / 2)

劉備暗鬆了一口氣,眉宇間重新傲色,騰的站了起來,大手一揮,厲聲道:“傳朕旨意,盡起我大漢之師,克日南征,這一次,朕必一舉掃滅陶魏,興複漢室!”

……

荊州。

漢水之上,數不清的戰船正逆流而上,直奔治所襄陽。

陶商在龍編成完成大婚,納了穆桂英為妃,取得了1點附加武力值的第二天,就從溫柔鄉中抽身北歸,直奔中原。

交州方麵,雖然洪秀全已滅,但考慮到還有逃往南洋的趙匡胤存在,陶商也不好放鬆警惕,但留下了周亞夫率三萬兵馬,坐鎮交州。

陶商本人,則是率領著七萬步騎將士,由水路星夜趕路北歸。

就在他剛剛抵達襄陽之後,就收到了冀北發來的情報,言是劉備已率十三萬步騎大軍再度南下,兵臨冀北。

與此同時,耶律阿保機也率八萬鮮卑鐵騎南下,直奔並州。

事態的發展已再明顯不過,這是劉備糾結了鮮卑人,再次南犯河北,想要趁著青徐變亂,他本人不及回師之時,一舉拿下河北。

這一次雖有青州孫策和宋江兩路敵人,看起來形勢緊迫,但在陶商看來,形勢卻比他前一次伐秦之時要好的了。

因為這一次,他把大部分的主力,接近三十萬的兵馬,都留在了冀州並州一線,就是為了防著劉備和耶律阿保機這兩個大敵,這也意味著,劉備他們想再取得上回那般戰果,已是作夢。

冀北方麵,陶商有韓信霍去病這樣的名將,留有二十餘萬兵馬,而在並州一線,則有衛青和李牧這等大將,有近十萬大軍。

除此之外,還有陳平張良這等智謀之士,樊噲,蒙恬,曹參,後弈,羅成,馬援等眾多大將在,陶商相信,足以抵擋住北敵的南侵。

至少是相當一段時間。

陶商根據劉基擬定的戰略,就是先帶著這七萬平定交州的軍團,前往青徐與伍子胥所部會合,撲滅了宋江的造反,把孫策趕回海裏。

然後,北上冀州與主力軍團會合,集結四十萬大軍跟劉備一戰。

那個時候,陶商就將不再滿足於擊退劉備的入侵,而是要一鼓作氣北伐漢國,一統天下。

鑒於青州的形勢吃緊,劇縣的張巡已被孫策大軍圍了有近一個多月,陶商遂不敢在襄陽逗留,星夜北渡漢水,直奔青州。

大軍先過南陽,再入潁川,不數日間就進入兗州腹地,以日行百餘裏的速度,星夜兼程東進。

十日之後,陶商率領的七萬大軍,進入了濟北國所在蛇丘城範圍。

再往前不出七十裏,就將進入到泰山郡。

泰山一郡因臨泰山而名,向東向南與徐州接壤,向北則與青州接壤,向西則與兗州接壤,可以說該郡地處於三郡交界之處,又有群山之險,戰略位置相當重要。

根據最新情報,宋江已占據了整個泰山郡,並以其原來的治所奉高城,為其泰山國的國都,麾下聚集了以當年的泰山寇為主,近五萬多兵馬。

陶商此戰的目的,自然就是殺入泰山郡,攻陷奉高城,滅了宋江那廝。

然後,他的大軍就可以解除進軍青州的側翼威脅,由徐州也好,由兗州也罷,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直入青州,前去解劇縣之圍。

就在大軍將要進入蛇丘城,與守城的丁奉所部五千兵馬會合之時,陶商卻突然下了道命令,命馬超和石達開率後續六萬五千大軍,不必趕赴蛇丘,直接打著他的天子旗號,改道直奔南麵的汶陽城而去。

陶商自己,則帶著五千兵馬,打著鄧艾的旗號,繼續前往蛇丘城。

“陛下,蛇丘隻有兵不過五千,陛下隻率五千兵馬前來,加起來也隻有一萬兵馬,想要攻下巨平城,似乎有些兵馬不夠啊,還是等後續的主力大軍前來會合,再向巨平城發兵吧。”鄧艾提醒道。

從這個方向攻取奉高城,有兩條路線,其中一路是由蛇丘城,先破兩郡邊界的巨平城,再沿汶水一路東進,奪取博縣,方能兵臨奉高城下。

這一路雖然距途較近,但途中卻要經過龜山,尤來山等多山之路,路途不太平坦。

“一萬兵馬足夠了。”陶商嘴角揚起一絲詭色,“攻破區區一個巨平城,何需那麼多兵馬,朕就用一萬兵馬擊破巨平,踢開泰山郡的大門。”

此言一出,鄧艾身形一震,神色為之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