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先玩點陰的(1 / 3)

當年之秦國,正是因為得到了益州這個天府之國,憑借著益州的糧草,加上強悍的秦卒,方才奠定了一統天下之勢。

曹操若奪下益州,再征服了羌人,實力倒確實會爆漲,對大魏形成了威脅。

畢竟,陶商所據有的中原諸州,地盤雖然大,但卻長年受戰爭荼毒,雖經陶商多年的休養生息,至今卻還沒有緩過勁來。

而益州就不同了,那裏遠離中原,並未受到大的戰爭破壞,戶口百萬,無比富庶,若令曹操得到此州,著實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曹操所據之地,原本就對大魏戰據著地利優勢,關中之地,進可進攻中原,退可據守三關,本就易守難攻。

曹操若再據住益州之後,就可對荊揚地區形成順流之勢,地利上再對大魏形成優勢。

分析著張良的話,陶商望著地圖,沉吟許久之後,沉聲道:“看來,本王要搶先一步,要先拿下蜀國了。”

聽到陶商說要滅蜀,大殿之中,眾將立刻興奮了起來,仿佛又看到了立功的大好前景。

“幽州方麵呢,劉備的動向如何?”陶商的目光又看向了蘇秦。

蘇秦忙站了出來,拱手道:“稟大王,據我錦衣北衛密報,劉備原本已集結了八萬鐵騎,聯絡了鮮卑人,明顯是想對我大魏入侵,但在吳國滅亡的消息傳往幽州之後,劉備卻下令調集丁夫,重修易京防線,又下令他的鐵騎,向遼東一帶移動。”

聽到這個消息,陶商的眼前頓時一亮,劉備的舉動,正中他下懷。

很顯然,劉備跟曹操一樣,皆已意識到大魏實力劇增,對他燕國已形成了壓製之下,強行進攻已不明智,隻有轉攻為守,不然,他也不會去重修易京防線。

至於劉備主力往遼東方向集結,陶商則推測,劉備的目的跟曹操一樣,應該是想吞並高句麗,以增強自己的實力了。

燕國有騎兵之利,易京防線之固,秦國又有潼關等三關之險,哪怕陶商滅了吳國,實力大增,想要強行滅掉這兩國也非易事。

既然如此,那何不先滅掉蜀國,徹底的平定了南方,再滅秦燕二國不遲。

而且,此時的曹操精力集中在羌人身上,劉備的目標則放在了攻滅高句麗上,這兩家皆抽不出身來,正好給了他集中兵力,去滅勾踐蜀國的機會。

“先易後難,正是我大魏一統天下的戰略,況且滅了蜀國,既可以徹底解除南麵威脅,又可以阻止曹操變強,一舉兩得,臣讚同先滅蜀國。”張良拱手附議道。

張良一附議,其餘蘇秦、張儀等謀士們,皆是讚同先滅蜀。

諸將們就更不用說了,對他們來說,先滅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有仗打,有立功就好。

眼下吳國已滅,諸將們天天都大吃大喝,大享著江南美人,休息的都也夠了,熱血漸漸已沸,正巴不得再對誰動刀,當然是無人不讚成出兵滅蜀。

一片叫戰聲中,卻唯有伍子胥,就員能文能武的全才,一直沉吟不語。

“子胥,你有什麼顧慮嗎?”陶商洞察人心,一眼看出了他的心思,便笑問道。

伍子胥神思收斂,便站了起來,指著地圖道:“大王伐蜀的決策,臣自然是舉雙手讚成,但蜀國不比吳國,可以讓我們兩路進攻,想要進攻蜀國,就隻有逆江西進一條路,而蜀國東麵又有三峽之險,咱們縱然兵多將廣,但要想堂而皇之的大軍征伐,隻怕沒有想的那麼簡單。”

伍子胥一席話,提醒了陶商,令他的目光,重新落在了蜀地群山之間。

他想起了曆史之上,劉備的滅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