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斬斷你最後的希望(2 / 2)

這時,一騎斥侯飛奔而至,拱手叫道:“啟稟陸將軍,前方再行七裏,翻過那道山坡,便是魏軍的北麵圍營,約駐軍一萬有餘。”

“隻有一萬魏軍麼,看來此計,我們還是有希望的……”那姓陸的年輕將領,微微點頭,喃喃自語。

年輕的吳將,名叫陸遜。

陸家因家主陸康為孫策所殺,本與孫家有著大仇,但自孫策稱王之後,陸氏為了保住自己在江東的家族利益,便隻能暫時放下仇恨,由陸遜出仕,為孫家效力。

而孫策也一直在試圖拉攏那些臣服的江東大族,為了將陸遜樹立為榜樣,便對其十分器重,年紀輕輕便封為將軍。

陸遜自身也極有才華,不負孫策的欣賞,在逼降山越人的戰役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故孫策便令陸遜,率六千兵馬,駐紮於吳郡,負責監視歸降的山越人。

但是形勢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魏軍都打到了家門口,孫策已無兵可用,已顧不得再防範山越人,隻能調陸遜率這六千最後可用的兵馬,趕來建業城增防。

魏國大軍雖有十幾萬之眾,但建業城麵積廣大,十幾萬大軍並非將建業城圍到滴水不漏,而且,陶商將主力兵馬,都集中於城西北的石城臨江方向,其餘三麵兵馬雖不算少,但也不算多。

孫策看出了魏軍分布的這丁點破綻,當即派人給陸遜授以秘計,令他不要從東南大道來援,而是改走東北覆舟山小道,出其不意的出現在魏軍北麵圍營之後。

那個時候,孫策就可以趁機主動出擊,跟陸遜裏應外合,一舉擊破魏軍的北麵圍營。

“就算擊破魏軍北麵圍營,也未必就能逼陶商退兵,但至少……也可以喘一口氣吧……”

陸遜思緒翻轉,再次抬起頭時,眼眸中已掠起一絲殺機,馬鞭向著西南方向一指,喝道:“全軍不可休息,繼續前行,傍晚前一定要看到建業城。”

陸遜善於統兵練兵,極得士卒之心,這六千吳卒雖皆已疲憊不堪,卻無一人心存怨言,繼續默默的加快前行。

天黑前,陸遜統領著他這支兵馬,總算是翻過了覆舟山,抵達了建業東北方向。

勒馬於山坡之上,陸遜抹過額頭汗漬,舉目南望,魏軍營盤盡收眼底。

視野中,隻見魏軍圍營不足數裏,此刻一道道的炊煙正升騰而起,顯然要到埋鍋造飯之時,並未覺察到有異。

“陶商果然沒有察覺,看來是天不亡大吳也……”

陸遜暗鬆了一口氣,眉宇之中,流露出些許慶幸的表情,手中馬鞭一揚,“建業城就在眼前,敵人毫無察覺,今晚我與爾等並肩作戰,與大王裏應外合,大破敵營!”

……

時已入夜,魏軍北營。

王帳中,陶商正飲著小酒,坐觀兵書,何等的悠閑。

一杯酒方才飲下,蘇秦興衝衝而入,還沒等站穩,就拱手興奮道:“大王果然料事如神,我錦衣南衛的細作,當真在北麵覆舟山一帶,發現了數千吳軍的行蹤。”

聽得此言,陶商笑了,果然跟他所料想的,一般無二。

陪坐於側的張良,也笑歎道:“看來孫策果然還是不死心,把最後這一支可用之兵也調來了,還故意不走東南大道,卻繞遠走北麵覆舟山小道,他這是想玩一招出其不意,裏應外合破我北麵圍營啊。”

君臣二人都笑了,笑的諷刺。

就在前日之前,孫策派闞澤前來,聲稱願意獻妹投降之時,陶商就和張良不約而同的懷疑孫策的誠意,料想他必是借著獻妹為由,想先穩住陶商,爭取時間玩花招。

陶商這麼一琢磨,便想到孫策現在唯一能依靠的,大抵就是駐紮於吳郡一帶,陸遜所統的那六千兵馬了,他拖著遲遲不肯送妹前來,必是暗中已令陸遜率軍前來救援。

不過,陶商又想到,就算陸遜的六千兵馬到來,那也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那麼孫策唯一的希望,就應該是利用陸遜這支兵馬,來奇襲自己一座圍營,以期通過一場勝利,來拖延更多的時間。

陶商和張良,將諸座圍營的形勢一分析,便鎖定了北麵這座圍營。

於是,張良便為陶商獻上了將計就計之策,暗中不動聲色的調動兵馬,同時又令蘇秦派出大批錦衣南衛,加強在覆舟山一線的偵察。

而這一道情報,果然證實了陶商的猜測。

而且,偏巧在這個時候,孫策也派了人前來,聲稱已準備好了嫁妝,當晚就送自己的妹妹,前來大營中。

孫策的反應,更加映證了陶商的推測,讓他更加料定,今晚就是孫策裏應外合,進攻北麵圍營之時。

杯中之酒,一飲而飲。

砰!

陶商將手中酒杯,狠狠的砸在了案幾上,鷹目中殺機凜然狂燃,肅殺喝道:“傳令下去,眾將按計劃行事,今晚就把孫策最後的一線希望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