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不攻,陶商也不能進攻,因為他幾萬大軍,全都是旱鴨子,既沒有水軍戰船,也沒有水軍士卒。
自攻取樊城後,陶商就征用了漢水沿岸,所有能用的船隻,更發士卒大造竹筏,擺出一副想要強渡漢水的架勢。
隻是,這些臨時綁紮的船筏,最大者還不及蔡瑁水軍最小的艨衝艦,這要開到漢水上,被敵軍大艦輕輕一撞就散了架,根本無用武之地。
而且,就算陶商有船,沒有經驗豐富的水卒,也無法操船作戰。
此時此刻,五萬大魏將士,似乎隻能枯站在江邊,望水感慨。
“大王,我軍既沒有戰船,又沒有水卒,這漢水隻怕無法渡過,既然這樣,也就沒有必要在此空耗下去,臣以為不若就此班師,待打造出一支可戰的水軍之時,再南下滅楚不遲。”陳登分析著利弊,不得不勸陶商退兵。
張良也道:“元龍所言甚是,眼下我們雖未奪下襄陽,但已將版圖拓展到了漢水一線,世族南逃之路已被截斷大部,也算完成了戰略目標。”
就連張良也讚成退兵,左右眾謀士,皆點頭附合。
即使如張良這樣王佐級的謀士,麵對這滔滔漢水,再強的智謀也將無用武之地,還得靠水軍實打實的硬拚。
可惜,魏國的軟肋,恰恰是水軍,這是連張良的智謀都無法彌補的。
陶商卻笑而不語,似乎一切盡在他掌握之中。
正當此時,帳外荊軻匆匆而入,拱手興奮道:“稟大王,伍子胥已率五千精銳的徐州水軍趕到了,正在帳外求見。”
伍子胥!
聽到這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張良與陳登身形一震,彼此對視一眼,神色間盡是恍然驚悟之色。
“原來大王早已為今日之戰提前布局,竟然暗中訓練了水軍,還從講武堂中提拔了伍子胥為水軍大將?”張良驚喜道。
陶商哈哈一笑,揮手欣然道:“速令伍子胥進來吧。”
片刻之後,一員頭發半白,卻相貌俊朗的年輕武將,從容步入大帳,拱手道:“臣伍子胥,拜見大王。”
陶商看著眼前這白發之將,不由笑了。
伍子胥,春秋名將,政治家,軍事家,水軍先驅。
統帥98,武力98,智謀90,政治91,初始忠誠度,21。
這樣華麗的數據,簡直都要令陶商眼冒精光了。
這個伍子胥,簡直是古往今來,最全麵的一員名將。
內政方麵,他為吳王闔閭建造了都城姑蘇。
識人方麵,他向吳王推薦了專諸,要離,以及兵聖孫武。
武力方麵,史書記載,他擁有能扛鼎的巨力。
軍事方麵,他更是著有兵,伐楚之役,三場大勝,直接就攻入了楚國的都城郢,且有伐齊不如滅越的戰略眼光。
四維數據統統都上90,統帥值和武力值,竟然都達到了驚人的98,這等華麗的數據,莫說是放在當代,就算是放眼曆代,隻怕也是寥寥無幾人。
當年,陶商早在攻克冀州之後,就已經在為南下做準備,故暗中召喚了伍子胥,令他在青徐沿海,暗中訓練一支水軍。
如今,數年已過去,終於到了伍子胥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陶商將他扶起,撫其肩道:“子胥啊,一別數年,咱們終於又見麵了。”
“臣訓練水軍多年,就等著今日報效大王之時。”伍子胥拱手慨然道。
陶商笑著一點頭,便問道:“子胥,既然你來了,那咱們就速戰速決,由你水軍開路,殺過漢水去,你打算怎麼擊滅蔡瑁那廝的襄陽水軍?”
“楚國水軍人數雖多,戰船雖大,蔡瑁卻是平庸之徒,明日臣就親自出擊,他若敢迎戰,臣必一舉蕩平他。”伍子胥是豪氣幹天,根本就不把蔡瑁放在眼裏。
左右諸將,眼見這員新星之將,如此的自信,不免都有些擔心。
陶商卻深信伍子胥不疑,要知曆史上,正是此人為吳國建立了水軍,統領著水軍一路逆江而上,無往而不利,一路殺入了楚國國都。
伍子胥的水戰能力,絕對要強於蔡瑁,這一點,陶商毫不懷疑。
眼見他哪此自信,陶商更然欣慰,便欣然道:“蔡瑁輕視我大魏無水戰之才,明日他必定會傾軍來迎戰。
伍子胥猛一拱手,慨然道:“大王放心,子胥必滅楚國水軍,為大王殺過漢水。”
陶商的戰意豪情被點燃,奮然起身,狂笑道:“好,那明天本王就在這漢水北岸,坐看你伍子胥成就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