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打一隻鳥(3 / 3)

這時,旁邊不知情的項羽,卻道:“函穀關壓力雖減,咱們雖可全力進攻袁尚,隻是此賊顯然早有準備,晉陽以南的諸道關卡都用山石加固,咱們的天雷炮都無法轟破,若繼續強行攻關的話,隻能是徒損兵士和士卒,非是上上之策。”

“不強攻還能幹啥,我看隻能硬著頭皮攻。”樊噲撓著頭嚷嘛道。

陶商和張良對視一眼,主臣二人的眼中,同時浮現一絲會意的詭笑。

“既是正麵打不開通往晉陽城的道路,那何不轉變一下思路,迂回一下呢。”張良意味深長的笑道。

“迂回?”項羽和樊噲神色茫然,一時都猜不出張良言外玄機。

陶商卻已拂手笑道:“正麵攻不破,本王不攻便是,傳令全軍拔營南下吧,再給本王放出風聲,就讓咱們要改道蒲阪,以主力之師去進攻關中。”

改道關中?

項羽等諸將皆是一震,不想陶商突然間會改變戰略,臨時又決定去攻關中。

不守眼前並州地勢如此之險,既然無計可施,變換策略去攻關中,倒也未必不是明智之舉。

項羽諸將遂也不敢質疑,當即去傳達號令。

次日,位於界休關正南麵的魏軍,開始徐徐的退卻,近八萬魏軍沿汾陸續而退,數天之內便退至了河東治所安邑。

與此同是,張儀的細作也放出風聲,稱陶商已決意進攻關中,改先滅晉為先滅秦。

魏軍一撤,消息很快就傳至了界休關內。

袁尚一眾主臣,萬餘號鬥誌低落的晉軍,聽聞魏軍撤退的消息,無不大鬆了口氣,如釋如負。

“陶賊必是看到我並州地勢險要,終於被迫撤退了。”袁尚看著手中情報,也長鬆了一口氣,向司馬懿讚道:“仲達啊,多虧了你的計策,才能助本公轉危為安。”

司馬懿嘴上帶著幾分自信的微笑,仿佛在得意於自己的戰略成功,他微捋著短須,渾身漸漸彌漫起了幾分傲色。

雖有幾分得意,他卻不敢太小視陶商,又道:“陶賊雖退,但此賊甚是詭詐,懿隻怕他隻是佯裝撤退,去攻關中,卻想趁我們鬆懈之時,給我們來個突然襲擊,晉公還當嚴令諸軍不可懈怠才是。”

袁尚此時對司馬懿是深信不疑,自然是言聽計從,當下不敢鬆懈,依舊日夜巡城,又派出斥侯嚴密打探魏軍的動向。

幾天後,接二連三傳回的情報,終於打消了袁尚的擔憂。

情報聲稱,大批送往界休的糧草,已經改道送往了蒲阪一線,英布的前部兵馬,也在大肆砍伐木頭,打造船筏,為渡河作準備。

所有跡象都表明,陶商已放棄攻打他的晉國,決計對秦國用兵。

袁尚終於可以長鬆一口氣,想著坐山觀虎鬥,等陶商被其餘四路諸侯殺敗時,再出兵去分一杯羹不遲。

……

安邑城外。

八萬大營悉數出營,列隊已畢,隻等著開拔。

項羽策馬而來,拱手道:“稟魏王,大軍集結完畢,隻等魏王一聲令下,將士們就殺奔蒲阪,直取關中。”

“誰說本王要去取關中了。”陶商年輕的臉上,卻揚起一抹冷絕的詭笑。

項羽頓時愣住了,前番在界休定下的計策,不就是因為並州難攻,所以才改變戰略,由蒲阪津西渡黃河,前去攻打關中的麼,魏王這話又是什麼意思?

就在項羽茫然之時,陶商已翻身上馬,戰揚向著東麵一指,豪烈喝道:“傳本王詔命,全軍東歸河內郡,按最初的計劃,隨朕北取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