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
袁譚和鞠義對視一眼,二人的眼中,同時閃過一絲不解。
驀然間,鞠義眼中掠過一絲殺機:“大公子,陶賊以五千兵馬搶渡黃河,咱們正好趁機出兵,仗著兵力優勢,給他一個迎頭痛擊。”
袁譚身形一震,眼中殺起漸起。
聞訊趕來的許攸,卻急道:“大公子,主公命我們堅守黎陽城,不可與敵軍交戰,我以為還是不要出戰,免的中了陶賊的詭計。”
鞠義卻道:“陶賊以五千兵馬就敢強渡黃河,分明已料定我軍畏懼,不敢迎戰,今他大軍未集結完畢,又能有什麼詭計。”
“話雖如此,但穩妥為重,還是不可出戰。”許攸堅持道。
“許先生,莫非你被陶賊打怕了麼,怎到了這般膽小如鼠的地步?”鞠義瞪向許攸,語氣中暗藏諷刺。
許攸臉一紅,一時無言以對,鞠義馬上又道:“咱們若坐視陶賊從容渡河,就等於自挫了銳氣,倒不如趁著陶賊狂妄,憑著我優勢兵力,殺他一個措手不及,就算最終還要退守黎陽,也能以一場勝利來提振士氣,更能讓主公對大公子刮目相看,這麼好的機會,豈能就此放棄。”
讓袁紹刮目相看麼……
袁譚拳頭緊握,眼神越來越蠢蠢欲動,立功之心,如將噴的火山般無法壓製。
他太急於立功,太想重獲袁紹的信任了,眼前形勢,鞠義的分析,似乎這場勝利就在眼前,沒有理由視而不見。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機會就在眼前,就看大公子有沒有這個魄力把握了。”鞠義一拱手,以期待的眼神看著袁譚。
此言一出,袁譚複仇之心,立功之心再難克製,眼中隻餘下決然。
不待許攸再勸,袁譚傲然道:“鞠將軍言之有理,陶賊如此有恃無恐的渡河,實在是不把本公子放在眼裏,更瞧不起我袁軍將士,我若不給他個迎頭痛擊,如何能鼓舞三軍士氣!”
許攸知道,袁譚立功心切,鐵了心要出戰,誰也阻止不料。
他又琢磨著梁軍形勢,似乎正如鞠義所說,這倒也是個取勝的良機,陶商應該玩不出什麼花樣來。
思前想後,許攸也沒有理由再反對,隻好閉上了嘴。
袁譚當即傳下將領,命鞠義率八千步軍,自己率三千鐵騎出戰,直奔黃河北岸,待梁軍半渡之時,發起致命之擊。
其餘九千兵馬,則由許攸統領,堅守黎陽,隨時戒備。
一萬多大軍蜂擁出城,直奔岸邊而去。
南岸。
五千兵馬已盡數登船,因船筏有限,目前也隻能一批次裝載運輸這麼多人過河。
“我說梁公,你給不能給老樊我交個底,你叫我帶這點兵馬渡河,真的不是叫我去送死麼?”樊噲依舊是滿臉的擔憂。
陶商也依舊是笑而不語。
“樊將軍盡管渡河吧,梁公不會讓你去送死。”張良卻淡淡笑著安慰道。
張良那口氣,儼然已運籌帷幄,陶商那自信的微笑,也似胸有成竹。
樊噲半信半疑,卻也沒有辦法,隻好往船一跳,大叫道:“給老子開船,殺向北岸去。”
百艘運輸船徐徐離岸,在晨暉的照耀下,徐徐向著北岸駛去。
陶商立馬橫刀,遠望河麵,一直看著樊噲的船隻,駛達河心,直奔北岸。
“梁公,時機已到了。”張良從旁提醒道。
陶商點點頭,向著荊軻示意一眼,“發信號吧。”
荊軻會意,急向左右親兵吩咐下去。
北岸處,袁譚已率一萬一千名袁軍步騎,來勢洶洶的趕到了岸邊。
一萬多大軍,布列於岸北二裏地外,袁譚和鞠義二人,策馬直奔岸邊,探察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