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袁家之爭(2 / 2)

眼下劉備再提起陶商,種種舊事浮現於心頭,袁紹自是立刻心生厭惡。

下首陪坐的袁譚,身形也驀然一震,下意識的手就按向了自己的腹下,心底隱忍許久的切齒之仇,如熊熊之火般瞬間狂燃而起。

他永遠不會忘記,當初陶商在徐州,是如何的連連擊敗他,又是如何從他的手中,搶走了甘梅,這個童顏巨峰的美人。

他更不可能忘記,陶商是如何殘忍的將他閹割了他,把他從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變成了一個閹人。

此恨此仇,袁譚日夜都記在心頭,若不是為了父親的大業,他早已忍耐不住,非要勸父親提大軍殺入徐州,親手把那小子給撕碎不可。

令他不解的卻是,那個小賊不但奇跡般的活到了現在,還擊敗了曹操、袁術和呂布等強敵,奪取了天子,攻下了中原,成為了天下第二大諸侯。

可那又如何,如今他袁家已滅公孫瓚,一統河北,麾下精兵近二十萬,光騎兵就有兩萬餘騎。

莫說一個陶商,就算是天下諸侯加起來,也照樣要被輾壓。

今被劉備提起心頭的舊仇,袁譚複仇的怒焰,瞬間狂燃而起,騰的便跳了起來,抱拳憤慨道:“父帥,陶賊大逆不道,挾持天子,篡奪朝政,謀逆之心天下人皆知,父帥既已一統河北,正當揮師南下,一舉擊滅陶賊,挽救社稷於危亡,國仇家恨,一並洗雪!”

“大公子言之有理,主公今已一統河北,天下誰人能與爭鋒,正當趁著新滅公孫瓚,三軍士氣正旺之際,即刻揮師南下,趁陶賊未撫定中原之際,一舉將其擊滅。”謀士許攸也站出來力挺袁譚。

那二人一請戰,其餘袁譚一派的文臣武將們,紛紛的站出來,皆慷慨請戰。

袁紹早已深恨陶商,若不是為了大局,早就要滅了陶商,今公孫瓚已破,長子和眾臣們這麼一鼓動,怒火立時也被點燃,作勢就要下令出兵。

正當這時,階下一文士卻站了出來,聲音力壓眾人,高聲道:“主公,那陶商是奪下中原未久,立足未穩,主公又何嚐不是新得幽州,人心未附,我以為,主公至少當休整兩三年,待徹底將幽州坐穩,再提兵南下不遲。”

袁紹舉目看去,見反對之人,正是河北名士田豐。

田豐這麼一站出來,沮授、審配等傾向於袁尚一派的河北士人們,紛紛也站了出來,不主張即刻出兵。

看著田豐等人的反對,袁譚眉頭一凝,知道他們心裏在想什麼。

支持他一派的人,多為汝潁士人,這些人的根基在中原,所以他們才迫不及待的想要催促袁紹南下,早已收複他們的家鄉,唯有如此,汝潁人氏才會源源不斷的進入袁氏集團中,他們的力量才能強大,袁譚的力量才能強大。

袁譚鼓動袁紹即刻南下,報仇是一方麵,這也是一方麵。

至於田豐等河北士人,他們的根基在河北,隻要袁紹的統治中心在鄴城,在河北,就必須要依重於他們,他們的權勢就會得到不斷的充實,漸漸的壓倒汝潁士人,袁尚在袁紹心目中的地位,也會漸漸蓋過袁譚。

故而急著攻打中原,幫著汝潁士人收和老家,幫他們變強這種事,他們當然要反對。

盡管袁尚留守鄴城,不在現場,他們也會自發的站出來反對。

當然,他們反對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讓對手抓不到半點把柄。

“田先生所言固然有理,但若再拖下去,待陶賊坐穩了中原,那時我們再南下的阻力,豈非遠勝於現在?”袁譚再次提出反對。

田豐卻一捋胡須,淡淡道:“大公子多慮了,陶賊固然可以坐穩中原,主公何嚐不是撫定幽州,打理得河北人心盡附,那時我們的實力,仍舊遠勝於陶商,大軍揮師南下,不照樣戰無不勝。”

袁譚一時語滯,不知該如何反駁。

一時間,兩派人馬爭論不休,相持不下,誰也壓不過對方。

袁紹本也想即刻發兵南下,這下卻又猶豫不定起來,不知該聽哪一派的。

“玄德,那依你之見呢?”袁紹目光看向了劉備,尋求這位客卿的意見。

劉備瞟了袁譚一眼,又看了田豐一眼,拱手道:“備以為大公子所言有理,天子有危,刻不容緩,但田先生的顧慮也不無道理,畢竟幽州人心未附,隻是田先生所說的時間,似乎有點太長,備以為,以袁公的威望,數月時間就足以撫定幽州。”

劉備內心裏是傾向於袁譚的,但又不願得罪袁尚一派,便和了一次稀泥,既不鼓吹即刻出兵,又把出兵的時限,縮短至了幾個月。

袁紹猶豫不決,一時難下決策,便將此事先放下。

酒宴罷,諸文武都散了。

袁譚也走出大堂,向著南麵一望,眼中迸射出冷殘之色,心中暗暗道:“陶商,我不會讓你再活蹦亂跳下去,父帥不出兵,我自有辦法要了你的性命,幫父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中原,我就用你的人頭,成就我袁家的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