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神秘父親與三條短信(1 / 2)

回到家裏王樹林隻簡單地跟父母講了一下今天的事,之後三人都是一片沉默,王尋給王樹林從小種下了沉默寡言中隱含威嚴的印象,於是有些惴惴不安。少許,王尋招呼老婆:“端飯吧,孩子忙活了一天,也餓了。”

王樹林有些心酸,說:“爸,我今天……”

“樹林,我還得再提醒你一次。現在這個年代是金錢至上,露富會有大麻煩,跟有權有勢的人鬥,咱鬥不過,而周圍的普通人又會妒忌。你別覺得你爸是危言聳聽。你沒經曆過人心險惡……”王尋似乎微微打了個寒噤,想得入了神,又及時頓住,說,“你能時刻記著財不外露,這是對的。今天你還是稍微衝動了點兒,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人家叫你賠多少錢,你就賠多少,賠少了會被糾纏不清,多給了會讓人懷疑。要把握*住度,總而言之一句話,一輩子小心謹慎做人,一輩子平安平淡是福。”

“知道了,爸……”王樹林怯怯地說。父親是個本分老實人,從小到大也沒見他發過幾次脾氣,但父親對自己進行的是真正的挫折性教育,別家孩子哪怕做錯了事也會被婉轉地教導,所謂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而父親卻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似乎生怕把兒子教育成自大狂。從小父親是這樣教育他的:“兒子,你長得很一般,智商也中等偏下,反應慢,適應能力差,忍耐力也不夠,基本上一無是處。好在你父親勉強為你攢了點兒錢,不多,但是夠你用一輩子。我和你媽對你沒有別的要求,隻要你時刻警醒自己,清楚自己是哪塊料,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對自身的渺小有個明確定位,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地夾著尾巴做人,享受平凡的幸福,知足常樂,我和你媽就放心了。”

於是大部分孩子小時候總是極為主觀地自認為自己是這世界的主人公,直到念書念到中學,年齡過了十三四歲,才慢慢清楚自己隻是個平凡的人,而王樹林自小受到父母如此深刻的特殊教育,很早以前就認定了自己是個卑微的配角,因此反倒坦然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一直沒有任何突出的優勢,也沒做出什麼明顯的成績,但也向來安穩,沒遇到什麼壞事,儼然就是父親的翻版。回憶起來就更加相信父母對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了。

直到找到工作後王尋夫婦張羅著給孩子找對象時才發現王樹林已經被教育得唯唯諾諾自卑得過了分,除了膽小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特點,甚至一緊張就語無倫次,吸引不了任何姑娘,相親幾十次下來,無一例外都被拒絕,這才有些追悔。這時候父母又產生了不同意見,母親覺得應該對外展示出全部底牌,正大光明地以億萬富翁的家庭背景相親,找個各方麵都優秀的好兒媳,可王尋卻堅決不同意。

王樹林本以為父親是怕因此看不清女孩的品質,怕吸引來很多拜金女,但經過父母房間時聽到的對話卻讓他更加困惑不解,當時王尋對母親嚴肅地說:“別忘了這些錢是怎麼來的!既然生活無憂,就得付出代價,要耐得住一輩子的寂寞!湊合找個能生養孩子的一般兒媳婦就行!重要的是平安,平安!”母親立即不再辯駁了,王樹林暗想,的確如此,父親很早就有這些錢了,但他自己也沒找一個美女為妻,而是找了樸素耐勞的母親。但這些錢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父親是個原則性極強幾近迂腐的老好人,錢一定不是從歪道上來的,王樹林這些年來對此做過無數種荒誕不經的猜想,甚至成了一種自娛自樂,但嚴肅起來思索的話依舊毫無頭緒。

於是父親王尋在王樹林的心裏,除了謹慎、嚴肅、端正、本分外,又透著一股怪異的神秘感。

當晚王樹林反而睡得很好,倒不是因為心態多麼淡然,而是心底隱隱因昨天出了一口惡氣而感到特別暢快,醒來後又為這種不成熟的幼稚念頭感到羞愧,發了半天呆。隨手拿起電話,居然連續三條信息,並且隻認識第一條機主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