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善意改變了他的一生
情感美文
那天的事情有些蹊蹺。鄧秀蘭一個人在家,廚房裏熬著湯,她在衛生間裏洗衣服。這一切都平淡得無聲無息。糟糕的是,在渾然不覺中,她暈倒在衛生間冰涼的地板上,甚至來不及打一個求救電話。
在那個時間裏,根本不可能有人打開她的家門。女兒遠在北京,老公也被女兒接過去小住,兒子顧著自己的公司,不到半夜絕對見不到人影。等待她的隻有死亡。
幸運的是,她沒有死。睜開眼時,她發現自己躺在四壁雪白的醫院裏,醫生說:“你煤氣中毒,幸虧你兒子及時把你送來,再遲幾分鍾,可能就沒命了。”
隨後趕到醫院的兒子卻說,他沒有回過家,接到電話才知道母親出事了。
那麼,是誰救了她呢?值班護士說,送她來的是一個小夥子。當時他非常著急,他是抱著她一路跑進來的。手術做了兩個多小時,他就一直在手術室外等了兩個多小時,直到確定她安然無恙,他才長長地舒了口氣。護士忍不住問:“她是你母親?”他說:“是的。”至於他是什麼時候離開的,倒沒人注意。
到底是什麼人做了好事還不留名呢?等回到家,看到臥室裏有被翻過的痕跡,家人開始猜測,是小偷入室行竊,碰巧看到昏迷的女主人,於是一絲善念閃過,救了她一命。難道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一個小偷?鄧秀蘭不願意相信。她四處打聽,想要找到恩人的下落,對他說聲謝謝。
那天,她聽說派出所抓了一個“開鎖大盜”,是這一帶的慣偷。她心裏咯噔一下:會不會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呢?她當即跑到派出所,向民警打聽行竊人的情況。在得到民警的允許後,又找來那天值班的護士當場辨認。
雖然她並不希望自己的恩人是個小偷,但事實是,那個叫杜安濤的“開鎖大盜”就是那天救了她一命的人。她心中百感交集,不管對方身份如何,在危難關頭能救人一命,就說明他良知未泯,自己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呢?
她跑到派出所,給他送去兩套新衣服,坦誠地和他聊天,並要認他做幹兒子。她像對待親兒子一樣對他諄諄教導:年輕人犯了錯誤並不可怕,知錯能改就會有前途。在她的勸說下,杜安濤最終供出了全部罪行。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杜安濤付出的代價是坐牢15年和女友的揚長而去。這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說,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兒。15年過後,他還能做什麼?
在他最悲觀、絕望,甚至以絕食進行抗爭的時候,她再次送去了關懷。她為他熬雞湯,連續熬了幾個星期。她一針一線給他織好看的毛衣,不時地在他身上比著尺寸,說:“天氣涼了,我要趕緊把毛衣織好,親眼看你穿上才放心!”直到他一顆堅硬的心變得如棉花一樣柔軟,直到他肯一口口喝下那代表愛的雞湯。
她還為他策劃今後要走的路。她說:“你不是很會開鎖嗎?因為開鎖才走上犯罪的道路,你對所有的鎖都很了解,可以去研製出一種新型的防盜鎖呀。”
他猶豫著問:“我行嗎?”她像母親鼓勵兒子一樣說:“你那麼聰明,肯定行!”
隨後,她和監獄長協商,專門給他騰出一間房做研究用,她還經常給他寄相關的書籍,有時還專門買來各式各樣的鎖,供他參考。
想不到自己的特長可以在正道上得到發揮,杜安濤欣喜不已,從此一心撲在研究上,刻苦補習文化知識,一遍又一遍地拆卸鎖具,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經過對上百種防盜鎖進行拆裝後,他發現這些鎖有槽式、彈簧式、彈子式、凸凹式四種,用30把鑰匙就可以把這些鎖通通套開,這些鎖不具備很好的防盜功能。
經過兩年的刻苦鑽研,他最終研製出一種新型的螺旋式防盜鎖,並在鄧秀蘭的幫助下順利地申請了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他頒發了專利證書,認為他發明的“螺旋防盜鎖”超出了國內其他產品的功能,屬於A級防盜產品,技術含量及防盜性能均居全國之首。
一個入室行竊的“開鎖大盜”最終成了防盜鎖的專利獲得者,並得到減刑4年的獎勵,杜安濤的人生被徹底地改寫了。他知道,這一切都歸功於他的“媽媽”——鄧秀蘭。
當初,他的一絲善念,救了一個陌生女人的性命,而這個女人,又用自己的善良改寫了他的命運。世界是如此奇妙!原來,若是每個人都把心中的善念釋放一點點,那麼,人們在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會被別人所溫暖,這樣一來世界會變得多麼美好啊!
——摘編自《情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