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醫院的路上,葉青拐彎抹角的也跟宣萱打聽了一下關於她父親的事情,不過讓葉青有所遺憾的是,宣萱似乎對她父親有很大成見,隨便說了兩句,對於葉青的追問,宣萱也就沉默不語了。
這正如高帆所說,解鈴還須係鈴人,如此,葉青也不好繼續追問下去,兩人也就換了話題繼續聊。
到了醫院之後,兩人也就分開了。
葉青來到辦公室,在那裏等待專家門診的人就很多了,畢竟葉青現在是名聲在外。
如果是以前,沒有天蠱毒事件的映襯,沒有梁友發的大力推捧,葉青就默默無聲的往這裏一坐,估計來掛葉青號的一個人都不會有,在現在人的眼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那就是醫術往往都跟年齡掛鉤,年紀越大的,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就認為,他的醫術就越是好。
這一點固然有些道理,畢竟醫學就是要經過實踐的。
但是醫術兩個字,也不能完全用年紀去評判,醫術,之所以叫醫術,而不叫醫工,是因為它涉及到了學術,它更注重的是方法,還有對於理論的活學活用。
如果沒有方法,沒有一點理論知識,讓他去看個幾十年的病,或許他能自悟自通,了解到一些醫學常識,但是深層次的醫學,他是絕對不可能領悟的。
葉青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擁有龐大的醫學理論,還有靈巧以及複雜多變的治療方法,雖然實踐時間沒有梁友發長,但是他的醫術,絕對比梁友發要厲害的多。
而且經曆過這幾次的重大事件,以及梁友發的力捧,葉青已經儼然坐穩了這中醫院的第一把交椅。所以對於這個年輕的專家,沒有任何人敢輕視他。
葉青如此出名,也好在一周安排門診的時間少,否則的話,有夠葉青忙的。
不過正是因為如此,葉青的門診掛號是最吃香的,有些人不眠不休,甚至在醫院裏待一個晚上,也就是為了掛上葉青的門診號。
今天的病人多,葉青的心態也好,對於病人,葉青絕對不會暴躁,畢竟生病的,沒有幾個心裏是舒服的,醫生態度要是再不好,他們的心裏隻會更難受。
當然這是明事理的病人,如果遇到那種蠻不講理的,葉青也不會客氣,他不會動手打人,隻會叫人把他趕出去。不過這種人畢竟是少數,一上午忙完,中午的時候葉青跟宣萱吃了點飯,下午的時候,葉青也忙了一個下午,到下午三點多的時候,葉青才算把今天的病人,逐一都看完了。
今天宣萱要執勤,所以葉青也就先回去了,醫院對於宣萱很是照顧,這也是看在葉青的麵子上,一般宣萱執勤到八九點多的時候,醫院就會安排人來接她的手,大夜班從來不讓宣萱上,而且小夜班也就是一個月頂多安排兩到三次,這也是讓別的護士羨慕不已。
不過在醫院就是這樣,護士要有個很好的靠山,那肯定是很舒服的,不會感覺到多累,如果人緣不好,自身又沒有什麼姿色,那肯定是最辛苦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