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老靳說又出事了(1 / 2)

選擇者們隱藏在了水麵之下,沒有一絲漣漪。

關於工人新村3棟倒塌事件的調查也毫無進展,唯一有進展的是尋秋池的石膏拆了,她又能好好走路了。她揚眉吐氣,腳踏實地,將雙拐束之高閣,並且祈禱未來的一百年都不要用到。

江南的春季在幾場連綿的小雨之後到來,空氣雖然依舊清寒,但玉蘭樹長出了花苞,柳樹開始抽芽,再過一兩個星期,或粉或白的早櫻就要爬滿枝頭。

尋秋池在一個春風吹拂的晚上萌生了外出買奶茶的念頭,潛淵和九皋都不肯陪她,隻有法師願意,就在他們倆在玄關穿鞋的時候,一場驚動全國,當然也驚動反選擇委員會的工礦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在四十公裏外的S市發生了。

如果把這件事推還到原點的話,其實簡單至極,就是一粒火星,這粒火星造成了一百餘人的死傷。

這是一家金屬加工企業,叫做“美華金屬加工有限公司”,沒有什麼主營業務,接什麼訂單幹什麼活。這也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維持著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生產方式,一個車間裏有好幾條生產線,而一條生產線上有好幾十個工人。一眼望過去,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隻不過如今的官員不喜歡這種景象,仿佛它代表著計劃經濟、廉價勞動力、生產力低下、管理落後等等不好的詞語。他們喜歡整個車間一塵不染,機器人輕盈來去,焊接安裝,精準高效。

所以在當地政府眼中,這個鄉鎮企業是微不足道的,雖然它擁有幾百名雇員,解決了幾百戶家庭的吃飯問題,也比那些所謂的高科技但玩概念的空殼企業納稅更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金屬加工廠,有沒有感受過車間裏的粉塵,那些粉塵不但嗆人,造成鼻腔和咽喉的不適,超過臨界點後還會爆炸。

在我國,粉塵爆炸事故是有慘痛教訓的。1987年,哈爾濱亞麻廠發生劇烈粉塵爆炸,燒傷177人,58人遇難;2014年,昆山中榮公司粉塵爆炸,186燒傷,71人遇難……在那些看似撿回一條命的幸存者中,他們的重度燒傷麵積也往往在80%-90%以上,不得不一次一次地進行痛苦且昂貴的皮膚修補手術,伴隨著毀容和肢體缺失,在餘生中掙紮求存,苟延殘喘,同時體驗著生不如死。

而這次美華公司事故,看上去原本是能夠避免的。

在他們發生爆炸的車間中,四麵牆壁都安裝著巨大的排風扇,為的是將生產中產生的粉塵和煙氣快速排出去。

美華公司的老板白手起家,原本就是個做農機配件的,文化不高,談吐不雅,隻知道炮彈和煤氣會炸,從沒聽說過粉塵、甚至麵粉也會爆炸。好在他購買的是已經倒閉了的國有工廠車間,排氣扇是人家的標配,他的工人在這個車間裏生產了五六年,從未出過比“鐵榔頭砸腳”更嚴重的事故。

然而他的好運氣到頭了,夜間8點24分,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響,美華公司的生產車間上空騰起了一朵蘑菇雲,橙黃色的火焰在濃煙的間隙照亮了城市的半幅夜空。美華公司,以及周邊的數個小企業廠房(他們都在繼續使用國企廠房,和美華靠在一起)都像被原子彈擊中一般,同時被夷為平地。巨大的火球像是從地獄深處破土而出,吞噬了廠房、機器、成品、原料,以及數百名當班工人。

消防部隊接到了警報,在10分鍾之內就到達了現場,但是他們束手無策,盡管拚盡全力依然控製不了火勢。臨近所有的消防部門都派出了援兵,所有的醫院都緊急待命,所有聽到消息的責任官員頭皮都炸了……可惜沒有良策,先是爆炸無情地摧毀了現場的一切,接著車間裏所有的人都陷於從天而降大火之中,無處躲藏。

在公眾心目中,比起這場事故來,工人新村3棟的坍塌就不值得一提了。

首先,新聞的時效性過了,公眾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甚至說嗜血的,似乎事故越嚴重,他們越激動,也越亢奮。而工人新村3棟,說到頭不過是一棟建築質量不過關的危房自行倒塌而已。

其次,工人新村3棟裏不幸遇難的是幾個老年人。老年人嘛,社會上說句不中聽的話,七老八十、風燭殘年,本來就行將入土,死了也不太可惜。古語有雲,老而不死是為賊,對吧?

可是美華公司事故中,遇難的全部都是年輕人,少有三十歲以上的,最年輕的隻有十七八歲,還不到高中畢業的年紀。美華公司的土老板為了節省人工支出,隻雇傭內陸省份過來打工的年輕人。他們來自農村,迫於家累,大部分初中畢業、甚至小學畢業就背井離鄉,四處謀生,他們的死亡或者受傷是值得可惜的,是叫人心痛的。

不管是在循環界還是無量界,人們都傾向於憐惜孩子和年輕人。循環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在麵上還有個敬老的傳統,無量界就做得相當露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