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誰害了徐同學(2 / 2)

兩人翻過圍牆,卻苦於無法進入徐家的洋樓。作為村鎮別墅,這樓的每一扇窗戶上都裝著鋥光瓦亮的不鏽鋼防盜窗。徐家人臨走時雖然慌亂,還是記得關了大門。

隻有三樓露台的陽光房沒有裝防盜窗,大概是因為沒人能焊接那麼大的籠子,潛淵和尋秋池得以從那裏進去。可退一步講,如果三樓也裝了,徐同學就不會有機會跳下來了。真是諷刺啊。

潛淵利落地沿著排水管爬上了三樓,從露台進入家中,下樓開門把尋秋池放了進去。他心有餘悸地說:“這樣的空門以後再也不闖了,還是等主人在家時安全。”

兩人找到了位於二樓的徐同學臥室,開始仔細尋找。

從徐同學的日記中可以看出她是個熱情開朗、愛幻想的姑娘,這樣的孩子通常不怎麼整潔。她的房間體現了這一點,顯得十分雜亂,衣服圍巾包包扔得東一堆、西一堆。潛淵想起那天去徐同學宿舍時,也是這麼一副震撼的景象。

兩人把搜索的重點放在書桌和床上,不多久,潛淵從床下掃出一大堆廢紙,每一張紙上都用黑筆胡亂塗畫著,有螺旋,有叉叉,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線條。塗畫時力透紙背,好些紙張都被戳破並且撕碎了。

“紙上沒有灰,是剛扔進去的,看起來這姑娘非常糾結苦惱的日子。”潛淵翻看著廢紙說。

“不苦惱怎麼會跳樓。啊!”尋秋池小聲叫了一下,“找到了。”

她舉起右手,手上依舊是一張廢紙,但那張紙上寫著“殺人犯”“去死吧”“畜生”“我錯了”,以及“誰來救救我”。接著,她在書桌抽屜的角落裏找到了徐同學的另一封書信,或者說——遺書。

這份遺書詳細敘述了她在舍友意外身亡前後一段時間的經曆,充分說明了女孩子談戀愛,包括暗戀,一定要招子放亮,頭腦清醒,好好把關,否則就可能萬劫不複。

————徐同學寫道:我偷偷截留了實驗室的麻醉劑後……

尋秋池問潛淵:“什麼麻醉劑?就是屍檢裏查出來的那個麻醉劑嗎?原來是她偷的!”

潛淵說:“這就很好解釋了,所以她著急忙慌要去丟啤酒瓶,因為是她把麻醉劑摻在酒裏的。但這也反過來說明她不是選擇者,選擇者不會把自己的所作所為寫出來。”

尋秋池繼續讀道:“……並沒有對室友們隱瞞,反而午休時大家一起饒有興趣地做試驗。原本是想在校園裏的流浪狗身上試驗的,卻到頭來沒有一個人敢去抓那些狗,隻好在自己身上試。”

徐同學把麻醉劑加進水裏抿了一小口,發現還是有點怪味道,於是去買來了果汁和啤酒。因為知道醫用麻醉劑對人體沒有損害,同宿舍四個女生開玩笑似的一人喝了一口摻著麻醉劑的啤酒。在沒有觀察到任何變化後,四個人又嘻嘻哈哈地去上課。

“不是她,是她們。”尋秋池說,“四個人一起玩了麻醉劑兌酒的遊戲。”

徐同學與另外三名舍友不同班,所以並沒有走在一起,她獨自穿過校園時,遇到了“那個人”。

“那個人?”尋秋池問,“那個人是誰?”

潛淵搖頭:“我不知道,但應該是個很關鍵的人。”

“那個人”——從這個表述中,就能看出徐同學對他的感情不尋常,如果是普通同學,直呼其名即可,就像下文她對幾位舍友的直接稱呼。

那個人必定是“他”而不是“她”,因為徐同學是異性戀。從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訊息,潛淵和尋秋池基本肯定此人是徐同學的暗戀對象。

徐同學應該是個感情外露、不善於隱藏小心思,否則他不會將自己偷留麻醉劑的事情炫耀般的講給“那個人”聽,希望能得到他的諸如“膽子真大”、“你挺會玩啊真有趣”之類的誇獎,沒想到對方勃然大怒。

徐同學寫道:“他非常生氣,他命令我把麻醉劑交給他,然後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得太過分了,不像一個學生所為。他說他在原地等我,讓我回去拿麻醉劑。我照他說的做了,他接過麻醉劑後說謝謝,希望我以後再也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他雖然沒有罵我,但是我真的真的好傷心,好難過啊!我趴在桌上哭了整整兩節課,誰問我都不理。”

“所以麻醉劑其實是在那個人手上的。”尋秋池說,“徐同學隻擁有了它幾個小時,所做的事情隻是與舍友一起喝了少許,典型的小孩子氣舉動。”

潛淵沉吟:“那個人的說話語氣不像是個學生啊,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