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控法促進樟子鬆休眠對比試驗
林業水利
作者:鍾道光
一、目的:
1.掌握用溫控的方法來促進植物休眠的技術。
2.了解樟子鬆休眠與溫度變化之間的關係。
3.通過對比確定促進樟子鬆休眠的最佳方法。
4.通過定期觀測來尋找最有利於樟子鬆休眠的臨界溫度。
5.為實現樟子鬆苗木的速生、豐產、優質尋找最佳途徑。
二、試驗方法
1.將溫室內的部分苗木移出,進行室外越冬休眠試驗。要求:所移出的苗木與保留在室內的苗木要位於同一個培養區,且培育時間相同,均未遭受過任何病、蟲害、旱災,生長情況良好,苗高與苗粗比例協調。
2.移出戶外的苗木,一部分用塑料布將苗盤底部罩住,另一部分用草簾子將其全部蓋住。
3.苗木要在澆足水後移到戶外,且不可直接移到戶外低溫環境中,要經過溫度的過渡。
4.對於室外培育的苗木,每隔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分別取回一部分,澆透水後,先放於溫度較低的2區進行過渡,過渡時間設置為8天、16天和 21天,然後移到1區,使其逐漸解除休眠。
5.定期觀測記錄苗木生長狀況,且對未移出的苗木、移出後又移回的苗木進行對比分析,以確定哪種越冬方式更有利於苗木休眠,更能促進苗木翌年的生長。
6.試驗期間定期記錄室內、室外溫度變化及最高、最低溫出現的時間、臨界值,同時計算晝夜溫差大小,除此之外,還要隨時觀察在這段時間內,有無特殊天氣變化等。
三、試驗結果與分析
1.用塑料布罩住苗盤底部的苗木越冬試驗結果。
用塑料布罩住苗盤底部的苗木在移人2區過渡時未表現出任何異常,而當被移人1區後2天即出現葉子枯黃現象,最後全部死亡。因此,用塑料布罩住苗盤底部的方法不能使樟子鬆苗在室外安全越冬。
2.用草簾子全部蓋住的苗木越冬試驗結果。
(1)在室外冷凍一個月後移回的苗木。
本月室外最低溫度為-23.9℃,最高溫度為 -4.3℃;過渡區2區的最低溫度為2.7℃,最高溫度為8.9℃;1區的最低溫度為14.2℃,最高溫度為 24.8℃。
①在2區培育8天的苗木移入1區後12天出現返青現象,並逐漸開始高生長,其成活率19.6%。
②在2區培育16天的苗木移入1區後5天出現返青現象,並逐漸開始高生長,其成活率 25.9%。
③在2區培育21天的苗木,移入1區後全部死亡。
(2)在室外冷凍兩個月後移回的苗木。
本月室外最低溫度為-30.2℃,最高溫度為 5.6℃;過渡區2區的最低溫度為2.2℃,最高溫度為15.0℃;1區的最低溫度為14.4℃,最高溫度為 27.5℃。
①在2區過渡8天的苗木移人1區後17天出現返青現象,並逐漸開始高生長,其成活率為 10.0%。
②在2區過渡16天的苗木移人1區後全部死亡,由於時間過於倉促,其死亡的具體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