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鍾子期能賞。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讚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誌在流水,鍾子期歎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
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意思說,我一定勤勤懇懇,不辭勞苦,小心謹慎地辦事,為國家大事用盡我的力量,一直到死為止。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昏庸無能的劉禪繼位,他隻知享樂,不知如何管理國家,就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麵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第二次北伐,在第二次北伐前夕給後主寫《後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3.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自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
唐李商隱名作《錦瑟》雲:“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詩中額聯即用此典。
?
4.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古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歎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
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
?
5.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以其經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為演義黨所不齒。原因很簡單,因為其沒有正確的心態。麵對一個才能和智謀都高過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討教,而是選擇了嫉妒和想方設法的與之爭鬥甚至陷害,這種要不得的心態終究使自己心願難遂下英年早逝。
這句話來自三國演義,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了抬高諸葛亮造的。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是著名的褒蜀,抑曹,貶吳的文學作品,曆史上的周瑜心胸寬廣深受孫權及文武百官乃至後世英雄的敬重與懷念。
?
6.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因見天下大亂,國亡無日。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散,遂破銅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日賣鏡都市以謀晤合。未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德言流離至京城,遇一仆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複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後,大為感動,終於讓他們夫婦團聚。
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後重新團圓。
?
7.無弦琴
晉代詩人陶淵明,雖不善琴,卻置“無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適之時,便撫琴以為寄托。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作《論琴貼》,自謂曾先後得琴三具,一張比一張名貴。但“官愈昌,琴愈貴,而意愈不樂。”當其任夷陵縣令時,日與青山綠水為鄰,故琴不佳而意自適;官至舍人,學士以後,奔走於塵土之間,名利場上,思緒昏亂,即彈奏名琴,也索然無趣了。因雲:“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適,無玄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