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展現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處世能力,他以三鑫碼頭作為根據地,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接連又吞並了另外好幾家碼頭。十六鋪碼頭的碼頭生意,拋開那兩個最大的之外。別的碼頭已經有一多半成了杜月笙的買賣。而剩下的那些,杜月笙都在裏麵有很大的股份。
他的擴張之路走的不是腥風血雨,相反,是一團和氣。他所收購的碼頭,幾乎都是那些岌岌可危的碼頭。為什麼岌岌可危?因為十六鋪碼頭是上海灘的第一水上門戶,青紅兩幫又都是以漕運發家。因此,這裏受到的衝擊遠比別的行業要大得多。
杜月笙在政府那邊很吃得開,青幫的黃金榮也對他多有忍讓。而他的合夥人張嘯林,更直接就是黃金榮的人。而且,更奇怪的是,紅幫似乎也不怎麼針對杜月笙。杜月笙有時候也很奇怪紅幫的態度,政府和青幫對他的態度是正常的,可紅幫呢?紅幫為什麼也對他多加忍讓?他跟紅幫可沒什麼交集啊。
他雖然猜不透,可事情確實就是這樣。隻要杜月笙想要的碼頭,紅幫直接就放任不管。而青幫那邊,托張嘯林的福,黃金榮也隨他折騰。政府方麵,一方麵有交情擺在那兒。另一方麵,杜月笙為人乖覺,舍得散財。這樣一來,政府也不怎麼管他。
但凡跟杜月笙打過交道的商人,無不被他的胸襟氣度折服。這個三方通吃的神秘年輕人,不驕不躁,沒有一絲盛氣淩人。想賣碼頭的,杜月笙給他們一個合理的價錢。想跟他合作的,在無關緊要的環節他也多做讓步。
他在碼頭越做越大,生意場上的朋友越來越多。正如前文所說,十六鋪碼頭是上海灘的第一水上門戶。既然是門戶,那就得連著裏麵通著外麵。在這裏做生意,南來北往的各處人物,豈有結交不到之理?以碼頭為根基,杜月笙又在別的行業裏麵多有涉足。不過,那些買賣吸納在還隻能算是剛剛開始。
笙華製藥也真正走出上海灘,成功邁向全國。不但邁向全國,連洋人也有表示要跟他合作,將這些好藥販運到國外去賣的。袁海鵬不負所托,終於花重金求購到幾個好秘方。剛買來的時候,他還心疼了好幾天。可最多一個月,這投入的錢就都賺回來了。
他的這兩處主要的買賣,笙華製藥雖說上不得大台麵,但卻是在實實在在的給他賺錢。三鑫碼頭,杜月笙還是按照以前那個辦法經營。想辦法擴張,利潤方麵,放低一些無所謂。正是靠著這樣一種經營方式,三鑫碼頭虛胖起來了。是的,是虛胖,而不是一個真正的胖子。
關於孟小冬,杜月笙一直是跟他保持著那個關係。他們剛認識的時候,孟小冬十七歲零三個月大。現在,孟小冬已經十八歲了。這個年代,無數的女人在這個年齡都已經生兒育女了。可孟小冬就是不著急,正如孟思遠說的那樣,追她的千千萬,被她拒絕的萬萬千。
她不急,杜月笙就不著急。兩人依舊保持著原本那樣的關係。杜月笙沒有更進一步,這也讓孟思遠十分驚訝。他的驚訝終於隨著時光的流逝變成了平靜。他開始想,杜海這家夥,或許真的對小姐沒那種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