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竟然是建文皇帝的親筆,而且還是遺書!
說實話建文帝在明朝的曆史上算是最大的一個迷,當時的朱老四找了他二十多年都沒找到。而當我在上麵看到建文帝的自轉的時候就隱隱猜測他最終的歸宿很可能就在這裏,但是當我看到這遺書的時候卻仍然忍不住輕微地顫抖起來。
老板娘她們被我的叫聲吸引了過來,全都圍了過來。不過這時候我卻根本顧不上其他,開始慢慢地讀了起來。而當我讀完這整張黃絹的時候,心情就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我甚至根本不敢相信這其中的故事。
由於古文比較拗口,再加上裏麵有很多地方都是我自己的猜測,我隻能將我自己的想法和故事一起說出來。不過就算是我大概猜到了其中的緣由,我仍然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上麵那自傳中曾經說過,這建文皇帝在他這藩王叔叔圍城的時候,是受到道衍的幫助才逃了出來。那時候我根本不明白為什麼明明是朱棣陣容的軍師最後卻幫助建文帝逃跑,可是當我讀完這一篇遺書之後,我竟然陷入了更大的謎團之中,這也是我最後墜入這個無盡謎團的黑幕的最開始的原因。
有點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道衍和尚是在朱棣進京見朱元璋的時候結識朱棣的。當時朱棣根本就沒有反叛之心,當然主要是沒膽子。這和尚當時就斷定朱棣有一天會反叛,而且自從這家夥跟著朱棣的第一天開始,每天的工作就是攛掇這個藩王當皇帝。
可是在這遺書中,這道衍最先結識的人竟然是朱允炆!而且這家夥跟朱允炆的關係還十分不一般,至少在這遺書中能夠看出來,朱允炆竟然十分信任他。
這道衍和尚最開始結識朱允炆是在一個太監的介紹之下,當時朱允炆並不是十分看重他。不過當他給了朱允炆一件寶物之後,朱允炆就開始變得十分尊重他,並且在沒人的時候稱之為師。
這寶物我無從知道,不過從朱允炆含糊其辭的描述中,我至少知道建文皇帝自從拿到這寶物的時候,就開始夜夜參詳,可惜三年仍無所得。
什麼樣的寶貝值得當時的皇位繼承人夜夜參詳呢?這裏的夜夜也大有文章,一個皇位繼承人為什麼隻有在夜裏才敢將這東西拿出來研究呢?按說當時他已經是最高權力的繼承人,什麼樣的東西能夠讓他這麼小心呢?
這些疑問自然沒有人能告訴我,我雖然心中十分疑惑卻也得不到答案。可是當我看到接下來的內容的時候,卻已經沒心思再去思考剛剛的疑惑了。
建文皇帝在從南京逃出來之後,按照道衍的指示來到了這裏。雖然這一路上十分艱辛,可是有道衍和尚在暗處接應,倒也沒有出現意外。
說也奇怪,這建文皇帝雖然因為道衍的原因失了皇位,但是他卻根本沒有一點怨恨。反而是經常感歎,希望能夠在道衍的指導下,得見佛偈、安入極樂。
這幾個字在整篇遺書中出現了四五次,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就是和尚出身,不過我相信這家夥絕對不信佛。如果他知道他的子孫因為信佛而丟掉了皇位,估計能氣得活過來吧。
據建文帝遺書中所說,他在這裏一住就是三十年,日日得見佛際而不得禪道,最終憾死於此。不過在最後的一段中,卻出現了十分奇怪的一段話。
建文帝與道衍曾經約定,死後葬於青台。至於這青台到底是什麼地方,建文帝倒沒有說出來。不過在他臨死的時候他仍然不敢叫人將自己葬入青台,隻好暫時葬於此,得以日日受佛光洗禮,最終得以安入極樂。
這一段遺書我讀了很久,希望能夠從中再找到一些線索,可是就算我絞盡腦汁仍然對整件事情不甚了了,根本就不明白這建文皇帝到底說的什麼意思。
很顯然這道衍和尚交給建文帝一個十分神秘的寶物,這寶物十分神奇,竟然讓建文帝研究了三年都沒有研究出來。然而他卻同時攛掇朱棣篡位,這個妖僧兩麵安排到底有什麼目的呢?
建文帝絕對不是傻子,一個跟自己叔叔反叛自己的人,他竟然仍然相信他的安排,這建文帝到底憑什麼這麼信任他呢?而且這建文皇帝在這裏住了三十多年仍然不敢去那青台,甚至連死了都不敢葬在那裏,這絕對不是因為他謙虛,我猜一定是因為恐懼。
雖然這地方十分詭異,但是這建文皇帝既然已經在這裏住了三十多年,應該早就習以為常了才對。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能夠讓一個曾經的皇帝連死了都不敢葬在那青台之中呢?甚至在自己的遺書中每次提到的時候閃爍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