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輪回鑰匙(2 / 2)

這盒子是倩兒留給我的,雖然我不知道倩兒是從哪裏得到這個東西的,但是假如我知道這盒子的來曆的話,多少也能了解倩兒的情況。

那老頭子點了點頭,說道:“這是一個八珍盒,也叫八寶盒,是佛教斂裝聖物的器具。這東西什麼樣的都有,隻不過盒子外麵都‘有大日如來聖載’這幾個字。”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食指的指甲輕輕地刮著那盒子的一麵。那地方我早就注意到了,整個盒子就隻有那一麵刻著什麼,隻不過那些刻痕既不像哪國的文字,也不像什麼圖騰、紋飾。難道那竟然是一種我沒見過的古文字?

可是雖然我隻幹了幾年的小夥計,但是老板娘為了能有時間泡帥哥,倒是教了我很多鑒別古文字畫的技巧,其中唐宋元明的古文字是最基礎的。雖然我不敢打包票能認全這段時期的全部文字,但是當時流行的文字我幾乎都有涉獵,不可能會認不出。

我見這老胖子有意賣弄,隻好順著他說道:“您說這是八珍盒,可我卻不認得上麵的文字,不知道這到底是哪朝的字兒?”

那老胖子嗤地笑了一聲,很是輕蔑地看了我一眼,說道:“這是殄文,是宋代時候的殄文。”

殄文?那特麼不是給死人看的麼?難道這玩意兒還是地藏王菩薩的不成?佛教不是崇信輪回的麼?怎麼會用道教的這種殄文?

那老道士咳嗽了一聲,接著說道:“你知道這裏麵是什麼麼?“

佛教的八珍每個朝代都不一樣,不過那些和尚就連黃金白銀都給算上是八珍了,所以說古代的和尚也是愛財的。難道這裏麵裝著什麼寶物不成?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那老道士笑眯眯地搖了搖頭,一雙手就好像沒有骨頭一樣開始快速地動了起來,不一會兒那小木盒子就開始發出哢哢的聲音,很快竟然像曇花一樣慢慢地打開,變成了一個碗裝的容器。

說實話我見過幾件很精巧的木器,有的是花紋雕飾極為逼真,有的是漆器整體精妙絕倫,但是單單論精巧程度的話,那些東西簡直就要被比成了遠古石器。這東西就算是用現在的機械加工手法加上一些編程也要費很大的功夫,而且這件神器裏麵是不可能有什麼電子元件的,能夠這樣自然打開全靠內部的精巧機關。這可不是我這種小夥計能夠想象得到的。倩兒到底是從誰的手裏得到這件東西的?難道就是因為這件神器才讓倩兒懷璧其罪的麼?

不過我還沒來得及震驚,那盒子裏麵的東西就讓我什麼都不能思考了。那東西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現代的工業製品,我甚至不自覺地直接用手觸碰了一下,可是我的手卻立刻縮了回來,因為那件東西實在太冰冷。

直到現在,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將我看到的東西詳細地表述出來,那是一個完全違背我所知常理的東西,可是那冰冷的觸感和鮮豔的顏色分明又告訴我那的的確確是真實的。

我隻能用粗略的語言將我看到的東西描述一下,還要加上一些我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才行。但是直到在,盡管那東西我已經見過很多次了,甚至見過更加奇異的景象,我依然認為那東西不應該是真實存在的,我甚至一度懷疑這件東西就是我自己幻想出來的。

那東西的外殼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冰塊,整體都極為通透,我甚至能夠透過它看清楚下麵木板的紋路!在這三伏天的氣溫下,這冰塊竟然沒有一點融化的跡象,然而這並不是使我震驚的原因,真正讓我有些迷茫的是那冰塊中竟然有一條細細的火苗!而且那條火苗還在來回地竄動,好像要從這冰塊中逃走一樣!

這怎麼可能呢?水火本來就是不容的,可是眼前的這東西竟然將這兩種元素弄在了一起,甚至將冰塊變成了盛裝這火苗的容器。

我要說明的是,這冰塊整體都是實心的,並不是那種中空的殼。當你看到一條火苗在冰塊裏來回竄動的時候,那麼你跟我一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這東西是假的。可是我已經感受過它那冰冷的觸感,那絕對是實打實的真東西!

我被這東西弄得莫名其妙,難道這是有人做出來故意整我的的現代工藝品?可是真的有這種技術能夠讓一條火苗在冰塊裏麵穿梭麼?我們都知道冰點的溫度是零度,火焰發出的熱怎麼沒有使它融化呢?還有就算拋開溫度的問題,火焰的燃燒是需要氧氣的,在冰塊中幾乎沒有空間的情況下,怎麼可能一直在燃燒呢?

那老道士看到這東西的表情和我一樣,看來這家夥之前竟然沒有私自打開這東西,難道他也不知道這東西的來曆?

我試探著問道:“我說大師,這東西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那老道士看了看我,嘿嘿一笑,說:“這玩意兒可特麼不是個玩意兒,它叫赤炎珠,是六道輪回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