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汙穢(1 / 2)

在道教的認知中,陽氣和陰氣,都是如同腐屍一樣有著特殊的味道,陽氣的味道名為“汙”,是一種和酒精差不多的刺鼻味道。陰氣名為“穢”,是一種有點酸臭有點憋悶的氣體,在道教中“汙穢”這個詞指的就是陰氣和陽氣的味道。

在中醫中有這樣一種結論,人體中有一套很完善的製造冷氣和運送冷氣的體係,不斷地為人體生產和提供寒冷的陰氣。

對於中醫的這一理論,以現代人們的知識水平,和現代人體生命科學的認識,很難會被接受,因為,現代的醫學科學已經很先進,對人體的解剖也已經很全麵很徹底,現代醫學對人體的研究早已進入了基因層次,而且還發展出運用三維立體的斷層掃描,用電腦將人的整體從每一個細微部位放大顯示,即使是這麼先進的科學,人們也沒有發現人體內存在有一個完整的製冷體係,按照現代解剖醫學的先進水平,如果人體有一整套完善的製冷係統,早就應該被發現。

但是,中醫就堅決地肯定這套製冷體係的真實存在,並說它在每時每刻不停地在為人體製造陰氣, 從中醫學說的認識中發現,顯然中醫對人體內的製冷體係已經是十分了解的,不但知道它的存在,知道它的組織結構分布狀態,而且對它的生產流程,運作狀況等,都已經了如指掌……這並不是胡謅,而是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在《黃帝內經》中,中醫就明確的告訴了世人,人體的製冷係統是真實存在的!而製造陰氣的材料是什麼?《黃帝內經》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明確地指出製造陰氣的基礎物質是“五味”,這個“五味”實質是指所有的食物,因此,製造陰氣的物質材料是各種各樣的食物。

陰氣又是用什麼方法製造出來的呢?《黃帝內經》用簡單的三個字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性描述,那就是“陰成形”。“陰成形”這三個字包含的意思是非常豐富的,它清晰地說明了製造冷氣的方法,這裏的“陰”表示為陰氣,“成”是表示生成、組成或合成,“形”是指身體形態的體質,是那些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質、脂肪、肌肉細胞等。因為“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這理所當然是“五味”中被吸收的營養,將“陰之所生,本在五味”與“陰成形”聯係起來,整個意思就是說,食物是生成人體陰氣的原材料,人體從飲食中吸收營養後,在生成為生命物質過程中產生的冷能量,也即是說,人體在將被吸收的營養物質生化成為生命物質的時侯,需要吸收大量的熱能量,吸收了熱能量,就等於在製造出了冷能量,這就是人體為什麼會需要製造寒冷陰氣的方法原理。古代人能夠清楚地知道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需要吸收熱量,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現,它再次證明了中醫理論有著紮實的先進科學知識為基礎。換言之……陰氣和陽氣是真實存在的!而在道教的認知中,動物對於陰氣和陽氣有著遠超於平常人類的敏銳知覺,這一點從七關中就不難看出。有些動物的鼻子甚至能夠聞到“汙”味和“穢”味,就好比此刻劉子儒拿出的這隻骨蟻,它就能清晰的聞到穢味……而相比於中醫的陰氣理論,道教的理論一般都被認為是封建迷信……這也就是為什麼“山醫命卜相”的醫會排在第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