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張立軍插完香之後,隨手拿出了一道黃符,手指就好像劃火柴一樣對著符紙一劃,整張符紙轟的一聲就著火了。
這一下可是把老陳嚇了個夠嗆,看張立軍的眼神就好像看外星人一樣。
符紙著火以後,張立軍捏著符紙點燃了三柱引魂香,隨即扯下了自己掛在褲腰帶上的鑰匙串,拿著鑰匙串上的一個小黃色鈴鐺開始“丁玲丁玲”搖了起來。
這一搖,整個引魂香上麵的煙氣竟然朝著楊帆的屍體做起了螺旋型繞圈,煙氣虛而不散,凝而不實,愣是如同有意識一般繞著楊帆的屍體轉了好幾十圈。
這一下可算是完全把老陳看呆了,大張著嘴,一個勁的吸氣。
單這一手,就比那村裏的跳大神的強多了……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農村,小孩子丟魂是常有的事,往往是被嚇得或者被什麼東西衝著了,沒什麼大事,隻要拿著鍋盆敲打幾句,喊幾嗓子,魂就會自己回來。而在道教中,這種現象又叫陽遺,當然,和夢遺不同,夢遺隻能算是泄陽,而陽遺則是指人的三魂丟失,在道教中,“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意思就是三魂屬陽,構成人的思維才智,七魄屬陰,構成人的感覺形體。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魄是不容易……或者說不可能自然丟失的,而魂就不同了,魂是一種十分脆弱的東西,往往伴隨著人的驚嚇或者自然界的強陽強陰相衝,魂會短暫的離體,這種事情且常常發生在小孩子身上。當然……一些大人也會丟魂,隻不過比之於小孩子,大人的三魂凝聚力要強得多,不會輕易丟失。
至於小孩子丟魂,大多也發生在0到7歲,或者7到12歲這兩個階段。當然,最密集的丟魂時期是17到19歲,隻不過這個時候的孩子大多步入青春期,不論思維還是身體,都比七八歲的小孩子強了不少,雖然也在長身體,但很少能夠丟掉魂的,相信大多數過了這個年紀的人都有相同的經曆,自己正躺在被子裏舒舒服服的睡著,突然“咚”的一聲夢到自己從高處掉了下來,腿一瞪,踢到了床杆,疼的齜牙咧嘴的爬了起來。這種現象,在科學上叫做長身體,而在道教,這種感覺就是真真切切的丟魂,隻不過這個時候的孩子僅是丟魂的旺盛期,並不一定能夠丟了魂。而嬰兒期的丟魂,則常常表現為心煩氣燥,哭鬧不停,睡眠不香,甚至常常從夢中哭醒,從大體上來看,這種現象和平常的嬰兒沒什麼兩樣,甚至完完全全就是普普通通的嬰兒哭鬧,很少有大人能夠意識到。
當然,既然青春期為丟魂的頻繁期,那麼嬰兒期就是丟魂的偶爾期了,這個時期的丟魂並不能叫丟魂,或者應該說是走魂,意思就是魂魄靜悄悄的溜走。這個時期的丟魂並沒有什麼大礙,往往過上一晚上或者一天,魂就會自己回來,真正危險的,則是介於這二者之間的少年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懵懵懂懂,對什麼事情都有著少年人的好奇和興趣,往往是最容易丟魂的個體,丟了魂的孩子,輕則精神恍惚、四肢酸軟,重則危害性命,一睡不醒,所以一些村裏的大人,往往會在孩子丟了魂之後開始想方設法的招魂。
常見的招魂,就是拿著個鍋碗瓢盆,一路從孩子走過的地方敲敲打打,將孩子的魂喊回來。這種招魂法,對付剛剛丟了魂的孩子還可以,麵對真正丟了魂且頗為嚴重的孩子,這種方法根本沒什麼用,反而就用到了民間傳播範圍最廣的“影子蛋”!
何謂影子蛋?就是取一大盆清水,將丟魂者的臉用盆裏的水照下來,用大湯匙對準失魂者的眼耳鼻嘴七孔,得到七匙水,用得到的這七匙水水煮一個雞蛋。煮出來的雞蛋就是影子蛋了。通常丟魂輕微的,一般一到三個蛋便夠了。重者則需要七個影子蛋,且必須是每天一個。
至於吃法,也很是簡單,在將雞蛋煮熟之後剝開,單給小孩子吃蛋黃。如果蛋黃上有形如五官的斑點的話,那就是比較嚴重的丟魂現象,連續七日的呼喚加上連吃七個影子蛋,一般都能招回魂來。當然,如果招不回來,就隻有花錢請一些懂這方麵的神仙道姑了。
至於張立軍此刻所用的這種招魂法,則是道教最為通用的招魂法,以黑狗血浸泡而成的引魂香,再配上聲音獨特的招魂鈴,大多能將丟失的三魂找回來。
不過此刻,張立軍已經用招魂鈴搖了十多分鍾了,愣是沒有將楊帆的魂魄招回來。在此提一句,人死之後魂魄歸天歸地,是和活人丟魂不一樣的現象。活人丟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會立刻死亡,而死人散魂,則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人死之後魂魄離體,七天之內是不會消散的,而且剛死不久的魂魄是萬萬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的,並且這種魂魄如果在七天之內看到自己的屍身,壽終正寢的還好點,死於非命的,基本上就會帶有怨氣,帶有怨氣的魂魄不能投胎,隻能超度,且怨氣越重的魂魄越難超度,甚至還有變成惡鬼的可能。變成惡鬼之後,便隻能打散或者“囚降”了。當然,和大多數電影裏演的那樣不同,道教並不主張打打殺殺,對於惡鬼,也保持著相當人道的先降後囚最後打散的思想,一般的修士,不會輕易的對惡鬼下殺手,即便下手,也是以降服為先,很少直接動手打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