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劉賜的野心(2)(2 / 2)

劉賜要求劉爽留下,爺倆好好談談,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麼條件都可以談。但是劉爽怒發衝冠,攔都攔不住,大喊大叫要求舉報。

劉賜無奈,自己親自把兒子攔住,並讓人捉拿回宮看起來。為了防止他胡言亂語,劉賜還要求給兒子上了刑具!

劉賜坐大牢,劉孝迎來機會,雖然還沒有上位太子,但儼然是太子的派頭,到處結交賓客,招攬人才。

劉賜一看兒子很有出息,就這能耐將來做個皇帝也是綽綽有餘,於是放心大膽把一些事情交給兒子處理,兒子想招攬人才,任由他去做。

元朔五年,劉賜本應該入朝拜見皇帝,但是他沒有去,拖了一年到元朔六年入京,順便路過淮南去看了看多年不聯係的哥哥,兄弟倆關起門來喝了頓小酒,互訴衷腸,重修舊好。除此以外,兩人達成一致,約定合力造反!

為了準備大事,劉賜剛一回國就上報朝廷,請求廢掉劉爽太子,立劉孝為太子。

絕望的劉爽豁出去了,他讓自己的心腹向朝廷舉報哥哥弟弟謀反。

劉賜知道兒子舉報自己,來個倒打一耙,舉報兒子不孝,雙方舉報信你來我往,看的本家武帝目瞪口呆:這尼瑪是不是親爺倆!

這年正趕上劉安造反失敗,廷尉正在審查淮南國,順便清除餘毒,其中淮南國的陳喜逃亡到了衡山國,就藏在劉孝家裏。

劉孝到底是個菜鳥,他竟然收留陳喜,被人舉報,為了保命,劉孝主動自首。漢武帝下令審查,劉賜聽說以後知道大勢已去,劉安已經死了,自己造反成功的希望幾乎為零,與其等著別人來殺,不如保留點尊嚴:自殺!

劉賜死了,朝廷處理衡山國問題再無顧忌!

王後徐來被查出毒死前任皇後乘舒,棄市!

太子劉爽不孝,棄市!

劉孝與宮人通奸,棄市!

無采與下人通奸,棄市!

至於那個一心想當王後的厥姬,曆史沒有記載她的下落,但是家人都死光了,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衡山國王一家統統奔赴菜市場被殺頭!隻能說鬥的好啊鬥的妙,鬥的呱呱叫,最後大家一起死,什麼太子,王後,都成了刀下鬼!

我每次看到這段曆史都十分唏噓,經濟學上有個說法就做帕勒托最優,就是說在許多人的訴求中尋求一個最優解,這個最優解不是說滿足每個人的需求,而是說在現有客觀條件下盡最大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利益。

當然,這可以看做是一種理性博弈,也就是說其中的每個人必須接受這種觀點,如果有人死咬住自己的利益不撒手,縱然其他人想答應也是徒勞。

劉賜一家明顯不明白這個道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慮別人的利益,當這種平衡被打破以後,共贏變成了你死我活,最後的結果是一起完蛋,絕對意義上的負博弈。這也是最傻的一種處理方式。

劉賜死後,衡山國被除名,變成了漢朝的一個郡。

搞到最後,最大的獲益者其實是劉徹,雖然不不想要殺他們,無奈他們非要上杆子尋死,擋都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