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職場達人(1)(2 / 2)

但是武帝就喜歡張湯這種不擇手段的做事風格,元朔三年,張湯被加封為廷尉,類似與今天的公安部長,張湯的權力更大。

此時的張湯,不但對老百姓和下屬十分苛刻,還自創了一套官場達人術,聽起來很搞笑,實際很實用,即使放在今天也對職場眾人十分有借鑒意義。

張湯剛一上任,就對下屬每個人做摸底調查,然後進行分類,誰做事比較好說話,誰做事比較苛刻,誰做事比較平和都記錄下來,等到武帝要他們審案,他就提前揣摩武帝的心思,如果武帝有嚴辦的意思,就交給那些做事苛刻的下屬,如果武帝想從輕發落,就交給那些做事比較好說話的。領導怎麼想,我就怎麼辦,法律不法律不重要,領導滿意最重要。

這就是張湯的職場心得。

如果案子比較模糊,無法領悟武帝的心思,張湯就自己想辦法:比如說武帝對那些豪強遊俠比較討厭,凡是遇到這種案子就嚴辦,即使有點嚴重武帝一般也不會怪罪他,如果是一般小老百姓,張湯想放他一馬,也不會自己做決定,而是把罪名寫好以後上報給武帝,聽從他的意見,武帝這時候就明白了,為這一點小事來找我一定是想求情,多少給個麵子,也就從寬發落,遇到疑案案件,張湯拿不定注意,就列出幾個處理意見做選項,讓武帝做選擇題,方案都有,您來做決定。

如果有什麼案子做錯了,武帝怪罪下來,張湯也不辯駁,直接磕頭謝罪,千錯萬錯都是臣的錯,臣沒有領會領導意圖,做事不周全,請皇帝治罪。如果事情辦的好,武帝誇獎,張湯也非常謙虛,經常對武帝說:這案子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誰誰誰也有貢獻,出了主意。

長此以往,武帝對張湯十分滿意,覺得這個人又能幹,又體貼下屬,真是難得的好官員。

不能不說,張湯真的是個人才。

對於職場的這一套規則總結的太到位了,時至今日,市麵上出現了很多職場秘籍,如果讀者看過就會發現,翻來覆去就是這些內容,什麼如何與領導相處,如何讓領導滿意,如何讓領導覺得你是個好領導,等等,聽起來很有內容,其實都是兩千年前人家玩爛的東西。所以西方有句諺語:日光之下,再無新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張湯不僅會辦事,還很會來事,在他心目中,要想爬的更高,光靠會做事是不行的,想做三公,光靠辦案子是不行的,的投其所好,讓皇帝覺得你有才。

皇帝喜歡什麼:經史子集啊,要知道在當時,熟讀四書五經中的一本就可以做官了,皇帝雖然喜歡武力解決問題,但是對文學的東西也十分感興趣,所以要學習,不然哪天皇帝問問題不會,那就丟人了。

於是張湯在家裏組建了一個小團隊,請了各路高手坐鎮,給自己寫文章,凡是皇帝有大問題需要討論的都提前準備,準備不滿意的就請顧問,董仲舒就是顧問之一。有了這樣一個精英團隊,隻要皇帝問的問題不至於範圍太大,張湯都對答如流,搞的武帝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