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大俠郭解(3)(2 / 2)

籍少翁自殺了。

不能不說郭大俠太能忽悠了,明明一個麵善心黑的黑大哥,卻忽悠的別人為他舍生取義,不知道籍少翁同學死後知道真相會不會後悔。

籍少翁死了,追查郭解的線索就此中斷,成了無頭案,一來二去,事情就被拖了下來。

而我們勇敢的大忽悠郭大俠,不但沒有收到絲毫傷害,還在太原過的優哉遊哉,一晃三年。

元朔三年,武帝大赦天下,郭解等的就是這個機會,雖然我是犯罪了,但是大赦天下,當然也的包括我,再說風頭已經過了,可以出來透透氣了。

郭解剛一出頭,就被官吏知道了,作為重大案件嫌疑人,官吏們一直惦記著他。很快,郭解被抓。

劉徹也沒有忘記郭解,派專人核查郭解的案子,核查結果顯示:郭解的確作惡多端,害人無數,但是都是發生在大赦之前,按照國家法律,已經過了有效追述期,不能再做追究。

眼看武帝就要吃個啞巴虧,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徹底改變了郭大俠的命運。

軹縣有個讀書人,有一天和別人閑聊天說到郭解,一方說郭解好,一方說郭解爛,兩邊說著說著抬起了杠,說郭解好的一方出去以後,把事情說給了郭解的小弟聽,郭解的小弟也是個猛人,老大失蹤多年忠心不渝,容不得別人說老大半點閑話,二話不說,進去就把這位讀書人給捅死了。

本來郭解已經要出來了,但是又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一下子熱度又上來了,兩案被並做一案審查,經過自己查驗,官員發現這件事情的確和郭解無關,因為郭解本人已經坐牢了,沒有能力指使別人犯案,按照國家法律郭解是無罪的。

也怪郭解大限將至,因為郭解的名氣太大,惦記他的人太多,竟然上了朝廷的大會,禦史大夫公孫弘在朝議中說道:郭解是個老百姓,卻到處殺人,如果明知道他犯罪而不治罪,讓他這種人鑽法律空子,以後無法向老百姓交代。

公孫弘說的是大實話,中國古代類似與郭解的惡棍很多,他們有錢有勢有關係,作奸犯科,還能利用法律的漏洞給自己洗白,久而久之,成了社會的毒瘤,如果這種人得不到製裁,社會必然受到他們的損害。

武帝本來就想把郭解幹掉,聽公孫弘這麼一說當場就同意了。

全家處斬!

郭大俠的日子到頭了。

好在郭解平時也結交了幾個人,雖說被判全家處斬,但是還是有個別漏網之魚,東漢名臣郭伋據說就是郭解的後人。

鑒於郭大俠在世期間的重大影響力,太史公還專門給郭解開了專欄:“遊俠列傳”,濃墨重彩的講述了郭大俠為惡的一生,讓世人對那個年代的社會治安多了一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