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王府就建王府,但是封地由於地產業開發較早,黃金地段土地資源緊張,劉榮又是看風水,又是看地形,最終在靠近太廟的地方選定了宅基地。太廟麵積較大,當年規劃的時候有部分地塊沒有完全使用,一直閑置,閑著也是閑著,於是劉榮就著太廟剩餘的一點土地修建王府。
王府還沒有建好,有人舉報:臨江王侵占太廟土地!
是否侵占曆史沒有詳細記載,就是侵占了,也是一件小事!晁錯當年為了走路方便把太廟牆都打穿了,不也啥事沒有!
誰告的,不知道,匿名信嗎,但是我認為最大的嫌疑人就是王美人!
案件推理中有句名言:誰是受益者誰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很明顯,王美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劉榮因為被人舉報,被收押到中尉府,郅都絲毫不顧及劉榮的身份,嚴厲審問,劉榮二十來歲,還是個小年輕,社會經驗不足,哪是這種酷吏的對手,請求郅都給他紙筆,讓他寫封信,郅都不但不給,還羞辱了劉榮。
你都被廢了,還是我的階下囚,我憑什麼給你提供方便!
這件事情被劉榮的老師竇嬰知道了,竇嬰利用自己的關係,暗中送了紙筆給劉榮,劉榮給父親寫了絕筆信以後,在獄中自殺身亡!
兒子自殺,做父親的劉啟雖然有些後悔,但是對郅都沒有絲毫意見,反倒沒事人一樣表揚郅都執法嚴明。
隻能說,攤上這種父親,是劉榮的大不幸!
攤上郅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郅都為什麼如此冷酷的對待劉榮,曆史沒有記載,但是依據同樣的道理,王美人的嫌疑最大,雖說劉榮被人舉報,但是按照正常程序,頂多就是略加懲處也就過去的事,犯不著興師動眾,讓中尉專門嚴厲審訊。
郅都雖說對人冷酷,但絕對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不然他就不叫郅都,而是海瑞了。
海瑞和郅都的區別在於,海瑞雖然嚴苛,但是一舉一動依法依禮辦事,你雖然不認同,但是你無話可說,隻要你依法依禮辦事,他便不會找你麻煩。
郅都完全是一個無法無天,不擇手段的心理扭曲者,法禮在他這裏都不存在,他唯一的信仰就是把自己的權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權利就像毒品,郅都就是那個上癮者!
而王美人,無疑是劉啟以後最有權力的人,有這樣的人開口或者暗示,郅都沒有理由繼續裝酷!
劉啟可以鬼迷心竅,竇老太太受不了了,不管怎麼說,劉榮是自己的大孫子,薄皇後不能生養,老太太盼了好些年,好不容易抱上孫子,對這個大孫子十分寵愛,如今不明不白的被廢去太子之位,已經夠可憐的了,到最後竟然因為屁大點事,被一個酷吏給逼死了。
金枝玉葉,竟然駢死於酷吏之手!
你殺我孫子,我就要殺你!
竇太後要求處死郅都,為劉榮報仇!
劉啟不同意,他對母親說:郅都是忠臣,誠心誠意為朝廷辦事,不能殺!
但為了讓母親安心,劉啟撒謊說已經把郅都處死了,其實隻是把郅都免官,過了一段時間,又偷偷啟用為雁門太守。
雁門處於漢匈邊境,匈奴經常來騷擾,郅都來了以後,因為惡名太大,一傳十,十傳百,竟然把匈奴嚇的不敢來了,當地人雖然聽說郅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由於他帶來的實惠,反倒都認為郅都是個好人。
可惜這位好人好了沒多久,又被竇老太太知道了。
郅都竟然沒死?
為什麼不死?竇老太太問劉啟
劉啟還是那句話:郅都是忠臣,不能殺!
郅都是忠臣,臨江王難道不是忠臣嗎?竇老太太反問。
話說到這份上,已經沒有商量的餘地,劉啟雖然一萬個不願意,但是也不願意讓母親生氣。
郅都,為了朕的母親能夠不再生氣,你去死吧!
郅都被殺!
這個性格扭曲,權力欲極強的投機分子,終於迎來了他的末日!
他是第一個酷吏,他的死並沒有為其他想做酷吏的人敲響警鍾,反倒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酷吏陣營中。
前赴後繼,血流成河!
權力讓他們為所欲為,讓他們隨行所欲,讓他們失去了對權力,對良知的敬畏!
他們忘記了一句老話:惡人自有惡人磨,惡有惡報!
自郅都以後,酷吏層出不窮,但是幾乎所有的酷吏都沒有好下場!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