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平叛(4)(2 / 2)

這邊傷疤還沒掉,那邊灌夫又主動請戰,理由是上次已經去過一次吳楚聯軍的大營,對大營的情況比較了解,一回生,兩回熟,這次再去一定可以砍掉劉濞的腦袋。

灌何說什麼也不同意,灌孟已經死了,如果灌夫再戰死,將來自己有何顏麵去見自己的父親,所以好勸歹勸,最後不得不搬出周亞夫才把灌夫按住,答應暫時不去劫營。

灌夫從此名聞天下!

若幹年後,他的火爆脾氣給他帶來的巨大的災難。這是後話!

吳楚聯軍本來就已經麵臨斷糧危機,軍心渙散,又被猛男灌夫這麼一鬧,徹底現出原形,營中開始鬧饑荒,士兵私下開小差的越來越多,雖然劉濞劉戊軍法從事,把違反軍紀的士兵砍了不少立威,但是效果不明顯,最搞笑的是,有一天早上大家起來發現:軍中主帥劉濞也開了小差。

劉濞跑了,看到大勢已去,為了提前跑路,劉濞封鎖消息,帶著幾千人,也不通知劉戊,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溜了。

劉濞這麼一跑,吳楚聯軍大亂,大家紛紛作鳥獸散,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周亞夫很快收到消息,機不可失,周亞夫堅信一點:對敵人一定要:趁你病,要你命,我不打落水狗誰來打。

漢軍全線拔營大舉進攻,劉戊獨木難支,戰敗自殺。

劉濞一路向西,逃到了丹徒,也就是今天的江蘇鎮江一代。對於逃往目的地,劉濞心中早有打算,之前起兵時期,劉濞曾經力邀閩粵王東甌王一起入夥,閩粵王明確拒絕不參加,但是東甌王發兵萬人來支援,就駐紮在丹徒地區,所以劉濞失敗以後就來投降東甌王,東甌就是今天的浙江溫州麗水一帶,這裏山高林密,道路曲折,難以管理,朝廷的手伸不過來,一直處於自治狀態,劉濞希望可以借此避難,將來東山再起。

但是周亞夫不會給他這種機會,你已經輸了,還能讓你更沒事人一樣繼續當山大王,想得美。

至於東甌國難以征討的問題,好辦,周亞夫壓根沒有打算派兵去抓劉濞,他隻發了一道懸賞,就要了劉濞的命。

評定吳楚聯軍以後,周亞夫派人給東甌送去一道懸賞令:誰殺了劉濞,懸賞千金。

當然,另外還有一道詔書:東甌王協助劉濞犯上作亂,罪不可赦,如若獻上劉濞,可以從輕發落,既往不咎!

東甌王是個牆頭草,之前以為劉濞勝券在握,跟著劉濞混能得到好處,屁顛屁顛的積極造反,現在看劉濞大勢已去,正在打小算盤怎麼收場,收到詔書以後絲毫沒有猶豫,給劉濞唱了一曲鴻門宴,接著請客吃飯的名義把劉濞騙到自己的大營,然後當場斬殺,砍下人頭做投名狀遞上去!

憋了幾十年造反情懷的劉濞,轟轟烈烈鬧了三個月,就這麼嗝屁了!

吳國太子劉駒,僥幸保住一條狗命,投奔了閩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