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營也是個技術活,畢竟敵人牆高河深,準備充分,要想一擊得手,還是的用點計謀。
劉濞的計謀叫做:聲東擊西!
具體點說就是先派一大對人馬,自東南方向大張旗鼓、敲鑼打鼓攻打周亞夫大營,等周亞夫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自己和劉戊率軍偷偷從西北方向攻打,一擊得手!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創意!
創意太差啊,這種老套的招數周亞夫上小學時候就會。
你以為你是韓信,就憑這種下三濫周數想讓我上當。
攻打就攻打,敲鑼打鼓,唯恐我不知道,想幹嘛?開演唱會嗎?
演技這麼差,還想出來混!
周亞夫想都不用想,直接帶兵到西北方向等著劉濞:劉叔叔:你來了?我剛吃完宵夜就來這等您,您怎麼才來,您看我這還剩了點,要不要給您端過去!
劉濞差點吐血:硬著頭皮進攻,結果不但沒有攻下來,還被周亞夫一通亂箭射死不少人,隻能灰溜溜的撤兵!
偷雞不成蝕把米,說的就是這種。
兵法的魅力就在於,就那麼幾招,有人屢試不爽,化腐朽為神奇,這種叫做名將!比如韓信!有人邯鄲學步,東施效顰!還自以為是,比如趙括,馬謖!
還有人,壓根就沒有學過兵法,甚至大字不識一個,照樣吃香喝辣,橫行天下,比如:李雲龍,到處亮劍,愛咋咋地!
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指望看幾本書就能成為兵法大家,那不是在看就是在做夢。
所以即使郭靖得到“武穆遺書”,依然救不了南宋!
劉濞劉戊水平有限,但是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事到如今,他們都知道:本次造反要失敗了!
敵疲我打!
周亞夫敏感的覺察到吳楚聯軍的困境,開始了絕地反擊!
作為軍中主帥,周亞夫以身作則,親自帶兵衝殺吳楚聯軍,下屬更是個個用命,秋風掃落葉一般,殺向叛軍,尤其是其中的校尉灌孟,老當益壯,衝鋒在前,竟然戰死了。
戰死一個校尉也算不上什麼大事,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本就是武人最好的歸宿,古來征戰幾人回,作為一個軍人,要有必死的覺悟。
但這位灌孟的身份非常不簡單。他是潁陰人,原本姓張,是潁陰灌嬰的小弟,後來被灌嬰推薦給劉邦,一直做到工資兩千石的大官,為了報答大哥灌嬰的恩情,改姓灌。後來年紀大了,告老還鄉,在家頤養天年,人生也算圓滿。但是征討劉濞,灌嬰的兒子灌何被任命為將軍,灌何初出茅廬,特別邀請灌孟叔叔一同前往討賊,灌何不想去,但是大哥的兒子邀請又不好拒絕,最終勉為其難,帶著兒子灌夫一起隨軍出征。
灌孟到達前線以後,心情一直不好,行走江湖幾十年,最怕的欠人家的,欠錢可以還,欠債可以給,最怕的欠人情,他欠灌家的太多,這輩子也還不清。
正因為有這種思想,灌孟上陣以後,抱著必死的決心,衝鋒陷陣,結果用力過猛,陣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