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亂鬥(1)(2 / 2)

竇嬰心裏明白,事情到這份上,不去那就不是麵子的事情,他隻所以推來推去,無非就是想找回個麵子,麵子這玩意有大有小,小無所謂,大就有講究,如今太後皇帝給足了麵子,不能給臉不要臉,如果自己在裝X,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幹脆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劉啟封竇嬰為大將軍,賜金千金。

竇嬰領到錢後,馬上把自己的將軍府變成指揮部,辦理軍務,金子就放在走廊上,哪個部門有需求直接取走,千金自己一文沒留,都用在公事上。

竇嬰出征之前,袁盎忽然來拜訪,竇嬰和袁盎本來有點交情,後來在削藩這件事情上,雙方立場一致,共同反對晁錯,結下了較為深厚的革命友情。

袁盎來拜訪竇嬰不是為了談感情,是來求救的。

晁錯自從出主意沒有被采納以後,也沒有閑著,忙來忙去,無意中發現了袁盎的把柄。有人舉報,袁盎在做吳國相國期間,收受了吳王劉濞的賄賂。

受賄這事算不得什麼,畢竟這種官場潛規則大家都心照不宣,如果真查起來,誰都不幹淨,但是晁錯因為私人恩怨,希望借此機會整死袁盎,於是借題發揮,誣告袁盎收受了劉濞的賄賂,對於劉濞謀反一事知情不報。

比起受賄,知情不報這一件事情就夠袁盎死一戶口本的,晁錯天良還沒有喪盡,做完這事有點心虛,就和屬下商議,是否要做的這麼絕。

做壞人就做壞人,非要假裝好人,晁錯已經快壞到家了,就差一念。

這一念,要了他的命!

所以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千萬不要三心二意!

晁錯的屬下是袁盎的臥底。

這位臥底聽到晁錯的想法以後,十分冷靜,他非常鄙視的對晁錯說:現在吳國已經起兵了,大家都忙著打仗,這時候搞這種事情有點不厚道吧!

晁錯被下屬這麼一說,有些猶豫,就把這事先放在一邊。

臥底當天就把消息告訴了袁盎。

袁盎炸了!

鬼門關走一趟,不炸才不正常。

我已經因為吳國的事情下崗了,是非恩怨,大家一筆勾銷,以後井水不犯河水,你還要趕盡殺絕:晁錯,你太狠了。

袁盎想麵見劉啟,來個惡人先告狀。

見皇帝不是想見就能見的,如今能說動皇帝見自己一麵的人不多。

竇嬰絕對算一個。

竇嬰現在就是讓劉啟給他洗腳,劉啟也絕對可以商量。

何況見見袁盎。

但是袁盎還是留了一手,他告訴竇嬰,在吳國工作期間,掌握了吳國不少機密,希望竇嬰能讓他進宮見見皇上,他可以把這些秘密告訴皇帝。

隻要是對平叛有利的事情,竇嬰當然都願意幫忙,何況隻是幫忙做個中介,竇嬰沒有多想就答應下來。

第二天,袁盎進宮,見到了劉啟。

搞笑的是:晁錯也在。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要不是因為在皇宮,這哥倆當場就的打起來。

但是現在,他們卻還要裝作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