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道歉完也沒客氣,繼續說道:我聽說古代的明君,在大將出征的時候,親自給大臣推車,然後對大將軍說,以後就要靠將軍了,通過這種方式拉攏人心,所以那些大臣才能死心塌地的給皇帝賣命,我祖父常說,李牧做大將的時候,邊城的稅收都是他自己收取,自己分配,功過賞罰全部自己定,朝廷不幹涉,所以李牧能夠成功。雲中太守魏尚,是個能人,在雲中那把所有的市場租金收起來分給士兵,還自己出錢,每五天殺一頭牛給士兵加菜,大家都很服氣他,所以雲中的戰鬥力最強,匈奴搶劫都不敢去惹他,前段時間匈奴進犯,魏尚帶兵迎敵,殺了不少匈奴,後來清點戰果的時候缺少了六個首級,陛下就以此把他關進大牢,罰他做苦工,還把他的爵位都收回了,邊界的守軍都不服氣,覺得有功的時候皇上賞的太輕,犯了一點小錯誤罰的太狠,賞罰不分明,長此以往,大家都不賣命殺敵,自然打不過匈奴。所以我說即使有李牧廉頗陛下也用不好。
劉恒沒有想到,一件小事背後還有這麼多故事,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立刻命令這老頭親自去把魏尚放出來,官複原職,同時拜老頭為車騎都尉。
魏尚回到雲中重操舊業,匈奴聽到消息都不敢來找他麻煩。
這個好抬杠的傳奇老頭叫做馮唐,王勃“滕王閣序”中提到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說的就是他。景帝年間出任過楚相,到武帝年間還被人推薦做官,此時已經九十多歲了,太老不能勝任,兒子馮遂子承父業,出任過侍郎。
不知道金庸寫“天龍八部”掃地僧的時候,心裏想到的是不是馮唐。
有了魏尚的教訓,文帝用人不再保守,連續任命了幾個口碑好的將領守邊關,從此以後,漢匈邊境問題少了不少,文帝的日子終於好了起來。
美好的生活總是短暫的,沒過多久,又出新故事。
文帝是個迷信的人,在當時迷信是一種流行,算不上什麼愚昧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愚昧,神棍是一種光明正大的職業,所以就有不少人借此鑽空子,到處行騙。
趙國有個人叫做新恒平,是當地有名的神棍,職業專長叫做望氣,望氣在那個年代是一種比較流行的一種迷信方式,就是通過看天氣來下結論,聽起來比看相撒銅錢高明不少,當年範增就派人望劉邦的氣,望氣官回報呈五彩,是天子氣,範增大吃一驚,趕緊勸項羽在鴻門宴上把劉邦殺了以絕後患,項羽拉不下臉,結果悲劇了。這事還被司馬遷記載在“史記”中,有這種靈異事情在前,望氣的事情就變得神奇起來。
新恒平得到文帝的寵幸以後,為了凸顯自己的能耐,搞出了幾個大項目,先是勸文帝建造五帝廟,五帝就是黃帝,青帝,白帝,黑帝,赤帝,當年劉邦就自稱赤帝之子,在沛縣起義的時候砍死了一條自稱白帝兒子的大蛇。緊接著又忽悠文帝到處封禪,封禪是個很勞民傷財的事情,但是新恒平可以借此機會撈錢,文帝大事不糊塗,但是在這件事情上被這個神棍忽悠的有求必應,成了低能兒。
新恒平得手幾次以後,覺得文帝好騙,膽子越來越大,隔三差五編故事騙錢,這其中還編出一個禹王鼎的故事,說是大禹治水時期曾經把一個大鼎丟到黃河裏,被他望氣看見了,所以要派人到黃河打撈,文帝當真,派人撈了很久也沒有撈到,還專門派人在黃河邊上修廟祭奠。
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新恒平越來越囂張,得罪了不少人,於是大家就開始舉報他,一開始文帝還不信,隨著舉報的人越來越多,證據也越來越充分。新恒平的不法行為都被揭發出來,文帝非常生氣,想想當年好基友賈誼也曾經和他說過鬼神的事情,自己都沒有聽,如今竟然被檔次這麼低的家夥騙,真是太丟人了,於是下令把新恒平全家殺光,所有的祭祀,廟宇工程都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