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密謀(2)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王位,劉襄想當皇帝,需要的就是一個字:時間。
爺爺劉邦就是因為第一個到達關中,奠定了漢王朝的基業,按照這個定理推論,如果劉襄能第一個起兵評定呂家的叛亂,那就有足夠的資本成為皇位繼承人,到時候大權在握,大功在手,大軍在城外等候,再有劉章做內應,皇位唾手可得。
天大的事情竟然被召平這個無名小輩給堵住了,劉襄的心情隻有一個:急。
如果有把刀,一定先把召平砍死。
劉襄沒有砍死召平,召平卻把自己砍死了。
因為召平被人坑了,坑的手段太幼稚,照片自己無法原諒自己,你坑我就算了,怎麼你能這樣坑我,簡直是侮辱我的智商。
坑他的人叫做魏勃,劉襄的同謀,真是坑你沒商量。
魏勃名氣不大,但是要說起這位哥的出身,那也是相當的牛,這位牛人是齊國本地人,貧農出身,對自己的命運十分不滿,對富貴的渴望十分強烈,當年也沒有科舉,想做官,要麼是官二代,要麼的有人推薦,但是魏勃家全是窮親戚,飯都吃不上,推薦去地主家做長工還可以,做官就算了。魏勃不甘心就此埋沒自己,所以決定劍走偏鋒,來個出奇製勝。
沒有人推薦,我就自己推薦自己,我需要的隻是一個機會。
有句格言叫做: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不錯,但是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等到這個機會,所有又有人說,一等人創造機會,二等人抓住機會,三等人等待機會。
魏勃不想在無謂的等待下去,他要創造機會,改變命運。
既然要做,就做到底,要做官,就要找最大的官。
他瞄準了當時齊國最大的官—國相曹參。
要想結識大領導,有很多辦法,比如走夫人路線,門客路線,親戚路線,等等,條條大路通羅馬,魏勃選擇了一條非常適合本人身份的道路—下人路線,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段時間,曹參家掃大門的下人發現,早上上班的時候大門口已經被人掃的幹幹淨淨,連續很多天都是這樣,下人很奇怪,於是早上起的很早,藏在門口觀察,發現一個人自帶掃帚,天還沒有亮就主動前來打掃,於是立即出門,把他抓住。
魏勃坦白從寬,說明來意,有道是,宰相門人七品官,下人也是見怪不怪,就把魏勃引薦給了曹參,得到了一份馬車司機的工作。
機會創造出來,下一步就是要抓住機會,魏勃抓住和領導接觸的機會,經常給領導出出主意,提提意見,一來二去,得到了曹參的賞識,推薦給劉肥做謀士,劉襄即位以後,魏勃又得到了劉襄的賞識,地位提升的很快,此次劉襄密謀出兵,魏勃就是發起人之一。
召平把劉襄圍住,魏勃解圍,理論上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地球人都知道魏勃是劉襄的人,魏勃找召平,簡直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但是魏勃這隻黃鼠狼真的就做到了,辦法就是一個字:騙。徹徹底底的騙。
魏勃找到召平,告訴他,大人您為了朝廷著想,圍住齊王,這是好事情啊,但是這事您一個人辦不了,不如我幫您,我願意親自帶兵圍住劉襄,保證劉襄跑不了。
上墳燒報紙,你糊弄鬼呢。
也許是魏勃演技很好,也許是召平眼睛瞎,也許是劉襄命好,反正不管你信不信,召平真就相信了,還十分高興的把圍困齊王府的軍隊交給魏勃指揮:
那魏大人,我去上個廁所,齊王府就交給你了。
大人盡管忙去,我辦事,您放心。
召平剛走,魏勃就把劉襄放出來了。
召平被騙的想死的心都有了,騙我可以,好歹整點有難度的,騙的這麼容易,以後還哪有臉出來混,朝廷追究下來,有十條黃河也洗不清了,鬱悶的召平找了把劍自殺了。
走出家門的劉襄如猛虎出籠,立刻任命駟均為相國,忽悠大功臣魏勃為大將軍,祝午為內史,招兵買馬,準備進軍長安,爭奪皇位。
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劉襄決定,把之前被呂後切出去的琅琊,濟南,城陽三郡的領導一起拉進自己的隊伍,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濟川王劉太是劉盈的兒子,還是個小孩子,不同意跟著劉襄堂哥混,畢竟呂家是奶奶的娘家,比這位堂哥要親一些,城陽是魯王張偃的地盤,呂後的外孫子,也不願意為了一個遠房表哥跟自己外婆娘家對著幹,所以也不同意,隻有琅琊王劉澤,是名正言順的劉家子弟,以前還被呂後迫害過,從統一戰線的角度,與呂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對劉襄的提議比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