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作為當年跟隨窮光蛋劉邦一起創業,坐過三年大牢,收過無數委屈的呂後來說,這些傍大款的女人個個都不是好東西,她今時今日的地位是靠獨特的眼光,多年的辛苦,三年的牢獄生涯換來的,而這些女人卻是靠年輕漂亮,唱歌跳舞迷惑自己的色鬼老公換來的,如果不狠狠殺殺這股歪風邪氣,整頓一下後宮秩序,如何母儀天下,如何給天下那些希望通過奮鬥改變命運的女性以希望,簡直太不公平了。
呂後下令:所有劉邦的妃嬪,隻要是被寵幸過的,一律囚禁到永巷(永巷就類似與宮中的監獄),即使生了兒子被封為國王的,也不能跟隨。
告示發出以後,後宮哀鴻遍野,宮鬥好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時候大家才看到,告示的結尾有個-----括弧!
大家注意,這個括弧很重要。
薄姬例外!
薄姬是誰?
看過前文的讀者一定記得,當年魏王豹反水,原因之一就是聽到許負算命,說他老婆生的兒子是天子,他的這個老婆就是薄姬。
魏王豹死後,薄姬和眾多姐妹一起,被劉邦收編。
按照正常情節發展,下一步就應該是宮鬥,爭寵,打倒對手,成功上位等一係列後宮勵誌故事的套路了。
恰恰相反,薄姬生動的演繹了一出中國好閨蜜的故事。
薄姬有兩個閨蜜,一個叫做管夫人,一個叫做趙子兒,三個人當年學習陳勝吳廣,發誓誰富貴了一定不要忘記其他兩個人,後來三人一起入宮,管夫人,趙子兒先後得到了劉邦的寵幸,隻有薄姬一直荒著,兩位好姐姐決定拉她一把。
有一次,兩位美人伺候劉邦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說出三人當年的約定,劉邦聽後非常感動,在這宮鬥深似海的地方,既然有如此純真的姐妹之情,為了這份感情,劉邦決定即使有再大的困難,也要幫助他們完成心願,於是,劉邦克服翻牌子的種種困難,當天晚上就把薄姬寵幸了。
非常神奇的是:就這一晚上,薄姬懷孕了
我高度懷疑當時的中國婦科十分發達,對於排卵期已經有深刻的認識,而兩位好閨蜜是算準日子唱的雙簧。
薄姬生了個兒子,取名叫做劉恒,八歲的時候被封為代王。
自從被寵幸了一次以後,劉邦就再也沒有來過,薄姬含辛茹苦,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兒子身上,遠離後宮一切是非,對所有人客客氣氣,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個低等下人。
夫唯不爭,故無尤。
看過宮鬥劇的人都會有一種觀念,在後宮中,爭可能會死,不爭一定會死。對與不對,我不做評價,這種事情即使是曆史學家也無法詳細去了解,但是萬事總有例外,比如薄姬。
她的後宮對手空前強大,無比凶殘,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尤其是她這樣一個生了兒子的女人,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她就這樣生存下來了,而且竟然得到了呂後的同情,允許她隨兒子去封國。
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在我看來,一切都不是偶然,曆史對於薄姬記載甚少,唯一提及的是在她生前執意反對死後以皇後禮儀與高帝合葬,無論受過多少委屈,在她善良的心中,呂後才是劉邦正統的妻子,隻有她有資格和劉邦葬在一起。
而他的兒子代王劉恒,從小就被教育的孝順賢良,勤儉節約。
用一句話來概括:她是一個善良的女人。
另外一個女人,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戚姬,這個呂後最大的敵人,此刻被下令穿著粗衣爛衫,在永巷舂米。
沒過幾天,呂後收到情報,戚姬幹活的時候自己編曲填詞,唱了一首新歌,風靡永巷,隱隱有問鼎後宮十大金曲的勢頭,影響十分惡劣。
歌是這樣寫的: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裏,當誰使告汝!
有才啊!
呂後聽到以後十分憤怒:賤人,以前就靠這些歪門邪道勾引我老公,如今那個死鬼走了,還想靠兒子,我先殺了你兒子,看你以後靠誰?傳旨:宣趙王進京。
傳了三次,趙王沒來,趙國官方回複:病了。
呂後更加生氣了,她瘋狂的喊道:趙國是誰說如意病了的,是誰?誰敢這麼說?
答:周昌!
周昌確實敢,也隻有周昌敢。
當年劉邦把周昌派到趙國做相國,就是看中他這一點。而周昌,也確實履行了他對劉邦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