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白登之圍(1)(1 / 2)

第五十一章:白登之圍(1)

心懷鬼胎的劉邦,帶領三十二萬大軍,出了京城,殺赴太原。

雖然被韓信那個不知死的家夥挖苦最多隻能帶十萬兵,但是劉邦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的,行軍打仗也算是個行家裏手,在出征前的參謀會議上,大家一致認為,韓王信不足懼,這小子就是個牆頭草,兵力有限,戰鬥力差,況且韓國的防線一直以來都是以塞外匈奴作為主要防禦對象,如今我們從後方出擊,應該很容易就可以擊敗他,

關鍵是他背後的匈奴,對於當時的漢軍,匈奴是一股神秘的力量,大家都是土包子,沒有出過國,不懂外語,又缺乏足夠的情報支撐,匈奴的人員,裝備,作戰風格,甚至長什麼樣都知之甚少,有經驗的將領都隨著韓王信一起叛變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明刀明槍誰都不怕,最怕的是這種躲在層層迷霧後方的家夥,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竄出來,咬你一口。

匈奴還遠,先打韓王信。在銅輥(今山西沁縣),漢軍與韓王信的軍隊交戰,韓王信自打投降匈奴以後,狗仗人勢,忘乎所以,自信心爆棚,有了幹爹把親爹是誰都忘記了,仗著自己有點作戰經驗,完全不把漢軍放在眼裏,竟然決定大馬金刀的和漢軍來個硬懟。

猛人,狠人劉邦見的多了,項羽,章邯,哪個不比韓王信厲害一百倍,這小子也太不知死活了,就那麼幾個人敢和我硬杠,那我就不客氣了。

打仗靠的是實力,尤其是硬抗的時候,漢軍雖然消停了兩年,但是老將都還健在,打不過正版韓信,打盜版的易如反掌,銅輥一戰,韓王信被打的大敗,手下大將王喜被漢軍擊斃,士兵被殺的七零八落,韓王信的小心靈收到了嚴重的傷害,被暴擊一萬點,已經超出了自我恢複的能力,看到苦心經營多年的國土在兩大匪幫的夾擊下,幾個月就灰飛煙滅,有些崩潰,他自己先閃人,讓手下大將王黃,曼丘臣找到趙國國君的後裔趙利作為傀儡幫忙抵擋。同時說服冒頓單於派出一萬騎兵援助。

這種拾人牙慧的老招如果放在幾年前天下大亂的時候說不定還有用,但是時代變了,經過幾年的楚漢戰爭,天下人都已經認清了形式,皇帝必須姓劉,再想通過那些餘孽並勾結外人已經行不通了。

韓王信當然不明白這個道理,他鼓足勇氣,率領所謂的韓趙匈聯軍,在晉陽和漢軍又打了一架,結果自然是又被打敗了,漢軍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在離石三度擊敗叛軍。

韓王信徹底絕望了,在劉邦下邊混的這些年,他一直瞧不起這個猥瑣的老家夥,除了忽悠什麼都不會,要不是蕭何,張良,韓信這些人幫他,讓他殺個豬都殺不好,更不談當皇帝,但是打仗是講究實力的,看得起看不起都不重要,關鍵是他贏了,你輸了,打仗不是做遊戲,也不是下棋,走出這一步就再也回不了頭,隻能死心塌地的依靠匈奴了。

冒頓駐紮在上穀,在他眼裏,韓王信不過是他放出去的一隻探聽虛實的獵狗,這種家夥死一百次都不可惜,通過這三次戰役讓他對漢軍的作戰風格,整體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命令所有軍隊且戰且退,把漢軍引入口袋陣。

三戰三勝的漢軍有點驕傲,繼續乘勝追擊,在樓煩西北在此擊敗匈奴的軍隊,四戰四捷,按照戰局的發展,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匈奴打回大漠老家,劉邦甚者覺得還不過癮,出來玩一趟的時間都不止這幾天。

部隊到達晉陽以後,前方傳來消息,匈奴主力駐紮在代穀(今山西省繁峙縣至原平市一帶),雙方都明白,開胃菜已經吃完了,接下來就是大餐了,多年來兩個虎視眈眈的對手第一次麵對麵的準備交鋒,

劉邦派出先遣隊去打聽虛實,這是打仗的正常套路,既然是套路,你懂別人也懂,冒頓靠演技起家,這點演員素養還是有的,下令把好馬強兵都藏起來,讓對方使者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殘,一連數次,都是一樣的。劉邦對這個結果比較滿意,和事前預想的差不多,這些蠻夷之人,連織布都不會,也裝模作樣學人家出來搶劫,一猜他們就不行。

隻有婁敬不同意劉邦的觀點,非要自己親自去一趟,劉邦知道他是個執著的人,也沒有阻攔。婁敬出使回來說道:大凡打仗雙方都要秀肌肉,沒有說有,有說非常有,但是我去了匈奴看到的盡是老弱病殘,這與常理不符合,事出反常必有妖,我認為匈奴在耍詐,肯定是故意示弱,然後布下埋伏圈等我們去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