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皇帝的心事(2 / 2)

再說韓信,這小子吧,帶兵打仗確實是個人才,也不枉當年蕭何拚了老命追他回來,可這個人說話做事總給人一種尖酸刻薄的感覺,不像灌嬰樊噲他們,雖然滿口髒話,卻給人感覺坦坦蕩蕩,我就是死了,江山交給他們也放心,韓信不行,他年輕,有才,遲早遲晚是個心腹大患,太子年紀小,又老實,將來肯定鎮不住韓信,雖說他現在沒有謀反,可將來的事情誰知道呢,用張良的話說:人是會變得,我在世,他不敢,我走了,他會怎麼做?

與其給太子留後患,不如我先做惡人,把這隱患給除去,大家也都明白我的心思,所以我把韓信抓回來以後,張良、蕭何、曹參他們一個說情的也沒有,反倒是酈商落井下石,連續上書讓我把韓信幹掉,他想給哥哥報仇這我理解,酈食其是個好人,死的不明不白的,放誰家都不會放過韓信,但是現在我還不能殺他,殺了容易,殺完了容易傷不少人的心,比如彭越,英布,吳芮,這些異性王都在看著呢,殺一個,驚動一群,這些人個個都不是善茬,要是他們聯合起來造反,這江山的根基就不穩了,所以隻能把韓信降級使用,派人監視他,讓他沒法興風作浪。

還有張良,這個人吧,論才能,確實是出類拔萃,我出來混了這麼多年,比張良聰明的人真沒見過,上到天文,下到地理,無所不通,無所不曉,簡直就是個百科全書,據說叔孫通定禮儀也請教過他的意見,可自從天下大定以後,他就變的神秘起來,天天說要修仙問道,上朝也不積極,隔三差五的請假,還說什麼要跟著師傅赤鬆子雲遊,什麼赤鬆子,我還赤帝之子呢,這種事情在外邊說說糊弄糊弄老百姓就完了,還能當真,訪仙問道這種事情,當年秦始皇比誰都積極,不也死在半道上了,神仙之說,虛無縹緲,不能太當真。

當然他的心思我也理解,怕卷入權力鬥爭,想明哲保身,其實我對他還是很放心的,他這個人,無門無派,沒有山頭,也沒有帶過兵,在軍隊中沒有根基,造反也輪不到他。這些年他對我忠心耿耿,我都知道,隻不過話不能說的太明白,心照不宣就可以了,既然他想低調,我就成全他,讓他修道去,該賞的我還會賞,要不要是他的事。

真正有些頭疼的是蕭何和曹參,這哥倆本來是好兄弟,也都是我的老朋友,但是這幾年關係越來越差,聽說私下見麵連招呼都不打,原因無外乎都覺得自己功勞大,比對方強,互相不服氣,再加上那些愛說三道四的大臣們煽風點火,搞得同事都沒得做,大臣不和,皇上的利,但是現在天下初定,正是大家應該齊心協力搞建設的時候,鬧矛盾是大大的不對,該批評我要批評,適當控製一下,鬧到了對誰都沒有好處。他倆都是聰明人,這道理一點就破,希望他們能明白我的苦心。

至於陳平,這小子是個奇葩,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道德禮法跟他沒有一文錢的關係,怎麼壞怎麼來,隻要能達到目的,簡直不擇手段,就像臭豆腐一樣,吃著好吃,聞著惡心,還真離不開他,況且這小子年輕,好好培養將來給太子留個幫手,也算是我做父親的盡到一點責任。

人年紀大了,總是想一些以前不願意想的事情,不想不行啊,以前隻有劉肥,劉盈兩個兒子,肥仔還是個私生子,雖然爺爺奶奶喜歡,但是他是沒有繼承權的,現在有了八個兒子,人多事就多,聽說後宮已經開始吵吵,說什麼太子性格懦弱,子不類父,守不住江山,這話怎麼能亂說,太子是嫡子,欽定的繼承人,豈是後宮這些婦人可以說三道四的,以呂後的性子非得生出事端不可,唯獨有點擔心的是如意,這孩子挺像我,我也喜歡他,希望他一切安好。

算了,不想了,剛才太監報告籍孺覲見,好久沒有見到他了,今天呂後不在家,換換口味,開個洋葷。